<!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因為怕路上有什麼耽擱,又想著第一天實習,早去一會兒吧,提前一個小時到了電視臺的北門,可有一個女生到底比我還早,也在門口等著呢,之前說過,我們這些人沒人出來接是進不去的。
當時我並不知道她也是來實習的,因為面試那天我對她沒有什麼印象,兩個人在門口站著,離得並不遠,旁邊還有幾個面試那天有點印象的人,跟他們並沒有說話,只是點了點頭,她跟他們也沒說話,可能都是因為不熟吧。
但是她突然跟我說話了,問我,是不是也是來《五味生活》實習的,我說是,你也是嗎,她點了點頭,那天早上太陽剛升高一些,有些耀眼,很亮的感覺,但並不算暖和,沈陽的三月,雪還沒下完呢,大家都穿著棉服羽絨服呢,對了,我面試那天穿的還是新買的棉服呢,年後回到學校,專門買了兩三件,替換著穿,也都不貴,一百多。
她個子不高,應該是一米六多一些,我倒沒有具體地問過她,印象中她到我耳朵差不多,在地鐵上她伸手能抓住車廂上方的欄杆,就算她一米六三吧,一米七的女生我見過,感覺比她高不少。
她是長發,有些偏黃,這種詩自然的黃,就是那種小時候營養不良的女孩的那種黃,紮的馬尾,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因為後來她換了兩次發型。臉盤也小,屬於周迅那種臉,就是感覺很乖巧很可愛,臉也挺白,但是有幾個雀斑,就是像個小妹妹,領家女孩一樣,不夠,經過半年的相處,我發現這個小妹妹可不簡單,千萬不要把她當成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會的小女孩。
很瘦,她應該也就九十斤吧,愛笑,簡直就是撒手鐧的笑,愛撒嬌,小姑娘嘛,都這樣,小胳膊小腿,愛看韓劇,喜歡一個姓李的韓星,好像叫李什麼龍,93年的明星,演的也不是什麼演播劇。《繼承者們》、《來自星星的你》,《太陽的後裔》,他都沒演過。
我們兩個就隨便聊了起來,她是遼工程畢業的,大家都以為是沈陽的n工程學院,後來才知道是阜新的n工程技術大學,而且是專升本,之前在遼陽上的專科,學的跟我的專業很接近,是廣播電視新聞學,不過這兩年改了,改成廣播電視專業了。
家是z縣的,那個時候還是z縣好像沒幾天,不到一個月吧應該,z縣就變成遼中區了,正是成為沈陽的一個區。她叫南藍,很有意思的一個名字,遺憾的是她不看籃球,頭一個月,我們關系很好。
我是對誰都不設防的那種人,就是覺得大家都是實習生嗎,什麼都能說,就應該互幫互助,並沒有把其他人當成我的競爭對手,一直到最後我要走了,也一直是這樣,我走的時候,實習生還剩下四個,四個全是女生,而且這四個裡邊還有一個是一月份就來了的,準確的說,我們一起來的十二個人,就剩三個人了,而且正好一個組一個。
來接我們的人是孫海盟,比我們早來兩年,我們都叫他萌哥,他戴個近視鏡,很黑,個頭也就一米七的樣子,已經是個經驗豐富的年輕記者了,他的身份是第四種,他沒有編制,沒有臺裡的合同,也不是拿著a票的臨時工作人員,
他跟欄目的一個合作公司簽了合同,自己有一個臨時通行證,跟那些有證的人很像,不過他不用打卡,不計他的工時,在這種事業單位,打卡也是一種資本啊,讓人羨慕的資本,而且這些有卡的人,還能去食堂吃飯,我在那實習半年,連臺裡的食堂大門朝哪開都不知道。我們是沒資格進去的。
萌哥,年輕,又會來事,說話也有意思,很討人喜歡,他總是主動替別的記者來接我們,接我們的人是輪班制,這些有證沒職務的記者,一人接一天。就是早上接一回,八點半接,下午接一回,一點半。之前就說過,上午我們進去之後,那個票就廢了,我們中午如果出來吃飯,就得等到一點半有人再接的時候,才能進去。
我們這些人,跟萌哥是混的最熟的,他也愛開玩笑,下雨的時候,喜歡拎著傘往別人別人身上灑水,還喜歡趁人不注意拿東西。他接了我們五個月,說起萌哥還有一件有意思的事。
有一天在辦公室沒什麼事,我就用帶我的記者的電腦寫小說,那時候寫的是另一部小說,他沒什麼事就溜達過來了,問我幹啥呢,他以為我在寫稿,我本來要合上膝上型電腦,結果他已經把頭探過來了,記者的觀察力啊,然後說了一句寫小說呢,我說嗯,他問寫的什麼題材的,我說青春的,他說,沒意思,我都是看玄幻的,寫多少了,我說寫四五十章了,他說,還不夠我一會看的呢,說完就走了。
進去之後,又是到會議室,左豐給我們開會,說了一下時間安排的情況,有些時間安排不過來,不能做到一週五天的大三的學生就都走了,約好暑假來,結果我並沒有再見到他們,其中就有那天在廁所抽煙的兩個男生。這一下就剩下我們十二個人了,全是大四的,新聞專業的就我一個,其它有廣播電視,廣告,日語,行政管理,播音主持,漢語言文學什麼的,還混進來兩個去年的畢業生。
開了小會之後,我們被分了組,有兩個去了後期部門,其他人都在記者這邊,採編。分組的事下回再說,因為分組牽出了以後的很多事,如果我們倆沒分到一個組的話,可能就不會有後面那麼多事了。這回把之前說的兩個規矩講了吧。一個跟水有關,一個跟u盤有關。
先說跟水有關的,很簡單,在我們工作的四樓,整層樓出了有兩個演播室之外,還有一件小屋,這個小屋就是跟u盤有關的那個屋,待會再說,在這些之外,還有一大一小兩個屋子,玻璃門,玻璃牆,整個就是透明的,這一大一小兩個屋子,面對面,中間隔了兩個電梯樓,西邊的是高層電梯,東邊的底層電梯,對應這兩個電梯口,它們也各有兩個門。
我們去了一段時間之後,這個兩個裝了一面牆玻璃的透明的屋子,裝了門禁,你妹的,外邊的人想進去,一是在外邊把自己的卡貼到特定位置,刷一下,門一推就開了,如果你沒有卡,像我們這樣的,以及大量的拿a票的臨時工作人員都得敲門請人在裡邊摁一下門上的按鈕,然後門就開了。
你大爺,不知道誰腦子有問題,想出這麼一招,我們沒回要去四樓,一想到得敲門求人開門或者蹭別人的卡,都快有心理障礙了。蹭別人的卡就是,有卡的人剛把門刷開,趕緊沖上去,替她或者他把住們,然後自己跟著進去。
這個地方,有片子的時候,一天要來回七八趟,各種心裡別扭啊。豬腦子一樣的領導,而且幹活的大部分都是沒證的臨時工作人員和我們這些實習生,純粹是給我們找麻煩呢。對了,這兩見屋子,叫標清非線性編輯室,三樓的是高畫質的,四樓是標清。裡邊跟網咖一樣,一排排電腦,電腦是不聯網的,只能用來編片子,具體的以後再說,
裡邊要說的太多了。專業性太強。規矩就是不能帶水或者吃的東西進到非編屋裡,發現就開除,一開始無意中帶過一兩回,也沒人發現,也沒聽說有誰有因為帶水進去被開除,不過確實沒人帶水進去,大家的水都房子門口專門的一個跟鞋架一樣的東西上,想喝出來喝,喝兩口把水放那再進去。這也是一些人吃飯的地方,如果時間緊的話。
說u盤,之前說的那個小屋,很小,也就是非編那個小屋的四分之一大小。跟非編的大屋更沒法比了。這個小屋,也是玻璃門玻璃牆,外邊的人看見裡邊的一切,裡面的人看見外邊的一切。這個地方有三臺電腦,也沒聯網,不過它們不是用來編片子的,它們是用來匯入和匯出素材的。電視臺的編輯系統是大洋。
有的素材,影片,圖片什麼的,如果不是用攝像機排的,二是從網上下的,就得到這個小屋來了。攝像機拍的,一般都是帶子,可以直接用上載機上載到大洋裡,直接就編了。如果是用u盤或者硬碟,儲存卡之類的儲存,不是專門的錄影帶,就得用這這個屋的電腦,有專門的三個技術人員值守。兩個顯示器。
第一個沖裡,技術人員看的,外接了一個usb插口群,能同時插好幾個u盤,進來之後,先插上去,這叫查毒,他們在顯示器裡看,如果你的u盤有毒,對不起,你被銷號了,你的大洋裡的用來編片子的賬號就要被銷了。
如果沒有毒,他說好了,你進能拔u盤了,插到緊挨著它的臉沖外的顯示器的外接usb插口群上,這時候就可以開啟u盤,把裡邊的素材透過桌面上的匯入操作,匯入到大洋編輯系統裡,然後到非編去編輯。也可以把大洋裡的東西匯出到u盤,一般都是匯出在大洋上寫的新聞稿。
順便說一下還有一個影片格式的問題,u盤裡的影片必須轉成pg格式先,其它格式不認,大洋不認,匯入大洋之後,到非編屋裡一看,黑的,啥都沒有。還有的影片,就是轉了pg也不識別,這是少數,也有辦法,那就是得去二樓,也有一間小屋,可以去轉錄一下,得專門用黃色的帶子。
就是把u盤裡的東西,轉錄到錄影帶上,然後再用上載機上載到大洋裡。這個活比直接用u盤匯入麻煩的多,以後細講。太麻煩,在那半年也沒弄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