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智慧化無人生産線三人都見過,而高澤和刑自勝由於工作關系會時不時的去生産第一線,所以對這裡非常熟悉,不管是在華國海上市的時候還是現在在弧光島上的時候。
董晨則是見過比這更加高階的智慧生産裝置,在地下基地也見過小規模的,只是這麼大規模的智慧生産線還是第一次見,他可是第一次來集團公司的生産第一線。
之前他是去過最早的機械廠的生産車間,但是那時候他還不是老的機械廠的廠長呢,而且那時候的生産車間也不是智慧的。
不得不說,現在這規模真是太龐大了。
讓他們今天來看的智慧眼鏡,就是弧光集團近期要推出的一款新産品,它將是一個劃時代的智慧移動終端,比智慧手機還要有即時性和方便性。
智慧眼鏡其實和智慧手機一樣,都是擁有獨立的作業系統,可以透過軟體安裝來實現各種功能的智慧裝置。
只不過它是眼鏡外形的罷了。
不過也這正是它的眼鏡外形,賦予了它不一樣的特性,那就是比手機更方便。
手機你如果想要用的話,那就要先拿起來,然後才能進行各種操作,就算是它永遠的拿在手上,那用的時候也要往眼前舉一下。
尤其是當你要拍攝照片和影片的時候,絕對能讓你舉著手機舉個夠。
而智慧眼鏡就不一樣了,它就戴在你的腦袋上,你的腦袋轉到什麼方向,它也會跟著轉向什麼方向。
理論上是你的眼睛看見什麼,它就會“看見”什麼。
就相當於把手機一直舉在眼前了,只是它要比手機更加的精巧。
嗯,科技能做到的情況下。
這也是為什麼它會被認為是最近幾年被提出而且是最被看好的可穿戴智慧裝置之一。
其具有使用簡便、體積較小等特點,人們普遍認為智慧眼鏡的出現將會方便人們的生活,因此它得到了很多科技企業的重點研發,被視為未來智慧科技産品的重要增長點。
不過前邊也說了,是在科技能做得到的情況下。
很多的科技企業都嘗試著推出了自己的智慧眼鏡,但是在過了最初的好奇心理之後,人們發現現階段智慧眼鏡的缺點真不是一般的多。
在軟體的語音控制、手勢識別和眼動跟蹤等方面就不說了,各種bug和不成熟都在影響智慧眼鏡的使用性。
還有硬體上邊也是不過關,不是體型大了戴著不方便,就是體型精巧了限制了整體效能。
而這些東西在弧光集團這裡則不存在,這可是集團內部人員自己親自體驗過的。
畢竟他們在集團內部已經使用了很長時間了,對於它的可靠性可是一清二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