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忘了嗎?蟲洞的直徑只有五米,黑鷹號太大了,我們現在沒有那樣的技術製造這麼小型的有人飛船,就算是第三個遊戲世界的飛船型號也沒有那麼小的載人飛船。”一號道。
這特麼的就尷尬了!
高興的把這茬給忘了。
董晨看了看一號給出的對比圖,黑鷹號的寬度有十九米,第三個遊戲世界裡最小的載人飛船的翼展也有八米,這完全就過不去。
而且這個蟲洞理論上是用了一萬一千多年才擴充套件到五米多,那想要通行載人飛船又要用多長時間?
這樣的話,對於以後這個星系的大規模開發也是一個問題,這就尷尬了。
除非能擁有擴大蟲洞的技術,但是這技術要到哪去找呢?
頓時董晨有點哭笑不得,這事什麼就變成這樣了呢。
不過那是以後的事了,他應該是可以去的,開發不開發跟他的關系也不是很大,對於資源什麼的要求,太陽系就能滿足他,這地方當個景區大概也不錯。
想了一下,他緊接著就想到了一個辦法,一邊比劃一邊說道:“那就不用一般的飛船形狀了,重新制造一種飛船,火箭飛船,直筒型的,只要五米的直徑就行了。”
“那樣的生存空間雖然不大,但是可以做長一點,也算一個彌補。其他的機翼什麼的就不要了,只要在後邊加上引擎就可以了,咱們現階段裡,就不追求什麼好看不好看了。”
“……”
一號稍微沉默了一下說道:“先生,我認為您不能親自去新的恆星系中探險,這是我們初次探索陌生星系,沒有任何經驗,那樣對於您的安全不是很有保障。”
對董晨說著,然後一號又給他展示出幾個和董晨一模一樣的人物投影,“您忘了您的機械替身嗎?等第三個遊戲世界開啟後,我們可以對它們進行適當的改造,然後使用量子通訊對其進行神經連線。”
“讓它們乘坐小型無人飛船透過蟲洞就可以了,不用佔用空間製造維生裝置和生活空間,這樣您也可以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了,而且您的安全也完全不同擔心。”
“您有什麼具體的要求可以提,我會根據您的要求……”
……
好吧。
經過一號的淳淳教導,董晨最終還是被一號說服了。
一號的計劃非常的周密,除了不讓董晨親自去之外,其他的條件都能滿足。
原先的機器人替身就是為了應付事,所以沒有把機器替身的各個地方做到極限,剛才在董晨一項一項的要求下,替身機器人又來了一次大升級。
這次連機器人替身的汗毛都被換成了汗毛形狀的感測器,讓董晨可以感受到“風”的存在,可以讓董晨最大的感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
除了這些,使用替身機器人還有眾多的好處,那就是不管那顆星球上邊的空氣適合不適合人類生存,他都可以做到零裝備生存,都能身臨其境的感受上邊的風景。
這可比到時候發現上邊不適合人類生存,然後套著宇航服去上邊溜達一圈的強。
一號都這樣了,董晨還能咋地,只能愉快的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