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
就在狄戎的騎兵進入攻擊範圍內時,羅明志和騎兵團的團長同時下令,弓箭手們的箭立時射了出去,弓箭的破風聲響成一片,無數的弓箭像雨點一般朝著狄戎的騎兵射去,射出一波後,弓箭手們立馬又搭箭彎弓,下一波箭雨又射了出去。
騎兵們手中的長槍也都拋了出去,雖然數量不及弓箭,但氣勢也不弱,一把把長槍劃破空氣,帶起一陣呼呼的風聲。
丟擲長槍後,騎兵團的團長看著漫天的箭雨,果斷下令道:“分,左右迂迴。”
騎兵們都訓練有素,聽到命令,立刻左右分開,後面聽不到的也不慌亂而是跟著前面的騎兵走,本來是黑壓壓的一片騎兵團,立馬就分成了兩撥,露出中間的空地來。
由於騎兵速度太快,因此第一波箭雨大部分都射空了,但還是有一些處在隊伍邊緣的騎兵中箭了,中箭計程車兵往往不是死於箭傷,而是在被射中之後落入馬下,被自己的騎兵踩死的,後方的騎兵明知道有人在前,但就是不能停下來,一是速度對騎兵來說至關重要,此時停下來只能成為對方的活靶子,二來是停不下來了,騎兵速度太快,是不會立馬停下的。
此時騎兵的長槍也是到了面前,步兵們能躲的就躲,躲不了的就舉起手中的盾牌阻擋,只是長槍勢大力沉,一些盾牌被射穿直接將步兵釘在地上,立時斃命,連掙紮都沒有,而一些長槍更是射到了後面的弓箭手的陣形中,一些弓箭手不幸被射中。
與此同時,分成兩撥的騎兵團抽出戰馬身側備用的長槍,也開始沖入大梁步兵的軍陣中去了。
很快,兩軍再次交鋒,一開始大梁步兵處於下風,戎族騎兵們,很快就撕開了口子,殺了進去。
但是,這道口子卻並沒有越撕越大,不僅如此,他們的速度也漸漸慢了下來。
原來,大梁步兵們拿著長槍,在戎族騎兵的馬撞上之前,就向他們捅去,雖然騎兵們也有長槍,但是人數卻是比步兵少,而且步兵們都身穿重甲,戎族騎兵們越往裡沖,收到的阻力就越大。
有一些甚至開始停下了,騎兵們之所以厲害,就是靠著他們的速度沖進敵軍的陣形中,將他們的陣形沖散,如此幾個來回,便能叫對手毫無抵抗之力。但是,沒了速度的騎兵就如同沒了獠牙的野獸,不足為懼。那些停下來的騎兵被步兵們圍在中間,紛紛被捅下了馬背。
意識到情況的嚴重性之後,戎族騎兵團的團長,立馬下令調轉馬頭,先撤出步兵軍陣,調整好之後在進攻。
此時,一萬二的騎兵只剩下了一萬一左右,而大梁的步兵們也是付出了較大的傷亡。但是能將騎兵的腳步攔下,不至於沖散前方的陣形,那他們就不算輸。
重新列隊的戎族騎兵團,並沒有馬上沖殺,騎兵團團長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精銳騎兵卻沖不破一個步兵軍陣。
看著面前的大梁步兵,他終於想明白了。
大梁的步兵,一個個都手握長槍,身穿重甲,而且陣容緊湊,雖然他們手上沒有盾牌,但是這整隻身穿重甲的步兵就相當於一面堅不可摧的盾牌了,這讓騎兵團團長一時間沒有了對策。
可惜他不是謝九州,要是謝九州遇到這種情況,是不會如此狼狽的,他不會讓騎兵左右迂迴,也絕不會在敵軍步兵嚴陣以待的情況下,貿然入陣的。
就比如說現在,一部分大梁騎兵正沖向戎族的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