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窗戶門扉漏風,用布擋一擋不就成了?
就算下著雨,你不會撐著傘?
考官對謝十州印象很好,專門去查了查這個考號坐的是誰,當看到謝十州的名字的時候,嘆了口氣。
原來謝十州本來是分到最好的考號之一。這個考號其實是一個朝中權貴之子分到。
對於朝中有權勢的人而言,雖不可能作弊,其他方面卻能行個方便。
比如那人事先就能得知自己分到哪個考號,然後疏通關系,讓分考號的人把自己換到最好的考號。
最好的考號中,謝十州雖是將軍之子,但因他這次考試不願靠家中的任何關系,因此也沒有任何打點,就和那人對調了。
本來謝十州好歹也是將軍之子,被從最好的考號調出去時,本想給他分一個較好之處,調一個沒權沒勢沒靠山,且屢試不中的人到這個考號。
後來調考號的人想,謝十州本是將軍之子,但此次考試卻沒有任何打點,想必是不願仗著家中權勢行方便,既然如此,就不自討沒趣了。
這又不是徇私舞弊,若謝十州在這種環境下也能考出好成績,他們也不會說什麼。
若謝十州因為環境緣故沒考好,以謝將軍的性子也不會找人麻煩。
巡視的考官雖覺這事不太好,但他並無權力反對,只能嘆息希望謝十州不要因為此磨難影響發揮。
謝十州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引起了考官的注意。他就著銅爐炭火下了二兩清水面,切了幾片鹵肉燙了幾棵青菜,還擱了一個荷包蛋在上面,吃的肚子渾圓,休息一會兒之後,開始看題。
鄉試考三場。
第一場考經義六篇,其中從四書中各出題一篇,從五經各出題三篇,考生選擇自己本經作答。
第二場考應試詩三首,官場上常用應用文格式詔、判、表、誥各寫一篇。
第三場考試為七篇策論。
每場考試三天,中間間隔一天。
題量大不說,越到後期考生精神越差,考完大病一場的人不少,直接死在考場上的都有。
負責考試的人也知道這個規律,所以科舉重首場。
若是後面兩場中規中矩不出錯,基本上四書定錄取,五經定名次。
因此榜首為經魁,五經魁中擇一人為解元。
謝十州審題之後,心中輕松一半。
有一個好老師,真是事半功倍。四書題鄧夫子壓中了一半。五經題因為他要著書的緣故,《春秋》被他揉碎了讀,自然更不在話下。
“運氣好,說不定能得個經魁。”謝十州小聲自言自語道。
難道說分考號的運氣全到了這上面?那他真要感謝一番分考號的人了。
大概謝十州的黴運在分考號的時候真的全部用光了,天公這幾天也很作美,秋高氣爽,萬裡無雲。
謝十州雖說將考號修繕了一番,若降下大雨,颳起大風,住在簡陋的考號中這麼多天,又濕又涼可不好過。
考試第一天,謝十州的精神還算充足。夜晚時謝十州本來應該能睡得安穩,誰知道旁邊考號考生不知道是不是先被臭號打擊,又被考題打擊,跟瘋了似的,在考號內大哭大吼,一副精神崩潰的樣子。
害得謝十州一夜未睡好。
幸虧他壓中了題,在第一日白天就已經將考題全部做好,只差謄寫,不然第二日腦袋昏昏沉沉,還真有些為難。
巡考考官見過謝十州後就對他有些上心,得知他旁邊考號考生發瘋夜哭狼嚎之後,不由又是嘆氣。
謝十州的運氣還真是差,不知道能不能挨過去。不過謝十州年紀尚輕,三年後再考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