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沒事!”
剛才只是默默流淚的秦川,撲倒媽媽的懷裡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秦川感到媽媽的懷抱好溫暖。
讓從小到大始終缺少安全感的他,在這一刻重新找到了溫暖、安全的感覺。
這個懷抱和隱藏在記憶深處的,那個讓他眷戀、時刻給他冰冷的內心以溫暖和慰藉的懷抱是如此的相似!
劉淑梅先是一愣,而後臉上洋溢位了幸福的笑容。
她懂秦川今天撲在自己懷裡大哭的含義:
這孩子,從今天開始把她當成親媽了,以後小川不再是養子,而是和小城一樣也是自己的親兒子!
劉淑梅清晰地記得,這孩子自領養回來,就從來沒有主動讓她抱過,始終對他們夫妻倆有著一絲淡淡的疏離感。倒是跟小城發乎於自然的親近,哥倆比親兄弟還親。
劉淑梅夫妻倆早就在心中承認了這個兒子,就連親朋們都挺羨慕他們夫婦能有這樣一個兒子。她自己也慶幸當年收養秦川的舉措。
可是劉淑梅卻知道:這個兒子自從被領養回來,在家裡始終有些把自己當外人的感覺。總是努力去做好他能想到的一切事情,內心始終沒有徹底放開。
在家裡始終都有一絲若隱若無的拘束感,雖說很是隱蔽,可是細心的她又怎麼可能看不出來。
她也有些無奈。
他們夫婦為此從來捨不得加重語氣和秦川說話!
而且,自秦川懂事以來,就從來沒自己做過惹他們不快的事兒。
就算幾次因為被人家罵:
“野種!”
秦川把罵他的人打傷,夫妻倆也沒有和秦川生氣,有的只是加倍的心疼。
秦振河夫婦倆對秦川這個懂事乖巧、特別重恩的孩子格外疼惜,甚至超過對小城的疼愛。
劉淑梅知道今天起,秦川會放下心中的隔膜與他自己樹立起的心牆,徹底融入到這個家中。
劉淑梅覺得自己哪怕有再多的付出和磨難都值了!
從昏迷中醒來後,秦川不到兩天時間就徹底恢複了。
雖然他很好奇自己神魂進去的那個小空間是什麼,可是卻不敢表現出一點異樣,生怕被別人看出來。
“傷筋動骨一百零五”這種說法,是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普遍規律。
爸爸秦振河,現在身上還帶著正骨的夾板和石膏,還需要一些日子才能徹底康複。尤其這段時間因為擔心秦川的病情,也多少拖慢了一些恢複的速度。
秦振河雖然已經知道了秦川康複醒來的事情,可是畢竟沒有親眼看見,心裡惦記始終難以安心。
現在看到完好無損的秦川站在自己面前,臉上終於露出了放心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