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美心裡這樣想。
……
一個小時前,木塔裡。
賀錚和宇文浩琢磨起趙三才失蹤前傳輸回來的影片。這段影片足有100米後,與地面失去了聯絡,失聯的位置在地下130米。
看完影片,宇文浩又把模型調出來。
由人走過的路徑構造出來的雙螺旋模型,一條路徑長700多米,繞了八圈多,另一條長500多米,繞了六圈半。兩條路徑呈中心對稱,像熱帶氣旋臺風)圍繞著一個中心軸旋轉。這個圖案的特別在於它顯而易見的對稱結構,所以失蹤前的薩沙猜測短的那條路徑,穿過堵住的石牆後,還有路下去,可以一直下到第九圈,之後兩條路徑相連。
事實上,薩沙進入第九圈走了約150米後,遇到了一個180度的大擺拐,這個大擺拐的路段卻只有10米左右,這是一個很彎的彎道,走過這個彎道,接著通道呈逆時針與下去時的順時針方向相反)開始往上走。
宇文浩根據它們中心對稱的特徵,把短的路徑延長,虛擬出假設存在的第七圈、第八圈和第九圈的一段。
這時,螢幕上顯示出了一個在底面出現了四個斷點的雙螺旋路徑。
很顯然,假如按照雙螺旋的趨勢,兩條路徑永遠在對方的對面,是不可能相交的。
但薩沙給他們說的那個180度的大擺拐讓相交成了可能,薩沙的反饋是走入150米後遇到的大擺拐。
是150米,按照第九圈的曲率,這幾乎可以繞第九圈一圈了,應該已經位於第九圈入口處下方不遠了……
宇文浩嘗試根據薩沙當時的講訴,畫出第九圈的平面圖,讓兩條路徑連在一起。
這時,最底層的平面圖成了一個詭異的扭曲的圖案,有兩個半圓的圓弧在差不多的高度非常接近,這兩段圓弧一直保持著約六七米的距離……
賀錚對著這個圖案也看不出究竟,他知道宇文浩還沒有把最終的模型修改出來,便說道:“宇文,我再下去一次。”
“你下去幹什麼?”宇文浩有點驚訝。
“我去看一下傅榮華的‘鬼畫符’。”賀錚答道。
賀錚是薩沙的老部下了,跟著薩沙訓練了一批又一批的新人。薩沙和教官一樣,每一屆的課程都講得差不多,大約受訓的第三天,一般都是下午三點,薩沙會發表這麼一通講話:“做事情呀,要懂得分輕重,要分得了主次,現在這個時代啊,不會有條理做事的男人不受女人待見的喔,女人可會根據這點判斷你們不懂得持家的喔,接著給你們貼上不顧家的標簽。”
所以……做事要有條理,要懂得分輕重主次。
這段話,賀錚可是聽得耳朵都起繭了。聽習慣了,那做事分主次的精神就成了生活的自然信條。
之前時間太趕,他優先察看了400米到500米段的狀況。不久,張大美趕來,對方也提了下300米段的粉筆畫是怎麼回事。
那些粉筆畫圖案亂七八糟,畫得到處都是,完全看不出那人是在做標記,還是在隨手塗鴉,而且從傳輸回來的影片來看,那人的有些行為確實像遊客信手塗鴉。
當得知是傅榮華畫的,想到那人的性格,張大美也沒再仔細想粉筆圖案。他們當時有更優先的線索要分析,現在有了時間,賀錚打算再去研究一下,雖然他認為大部分都是亂畫的,但沒準有些圖案還真的是標記。
“大美哥不是交代不要下去嗎?”宇文浩卻說道。
“沒事,他們出事都在下面,直覺告訴我,前面300米沒有問題。”
“可以了。你下去吧。”
宇文浩同意了對方的行為,賀錚走後,他繼續根據回憶中薩沙的描述去完善手中的路徑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