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這個大宅果然不是一下子建成的。其實這樣很合理,因為工程量太大,建這個大宅還非常耗資金,又或者後期有改建,也許直到民國,這裡的居民還非常富裕……
然而還來不及讓崔亮仔細去揣測山民們的背景,他們就來到廚房所在的大院,趙三才他們走得很快,眼前有更要緊的事。
趙三才領他們來到放柴草的地方,幾乎都是粗樹枝,引火用的桔梗只剩下一點,估計其餘的在編草繩時已經用光,崔亮還不是很清楚那些草繩的用途。趙三才挑揀了一大堆柴裝在籮筐裡讓崔亮抱著,宇文浩非常自覺地拿起旁邊的扁擔挑起兩捆粗樹枝。
這時,院落一側打過來一片煤油燈的光,兩個山民吃了一驚,問趙三才這是幹什麼?
趙三才告訴他們有用,但沒講用途。山民很不滿,說現在鬧鬼,白天都不敢去弄柴草。趙三才只好保證明天幫他們砍些回來,卻中間插了句話:“你們兩個先走。”
“好。”宇文浩對崔亮說,“走吧。”
山民不依不饒,趙三才再三好言好語地保證。崔亮跟著宇文浩出了大院,宇文浩偷笑了下,趙司長也有這麼低聲下氣的時候啊,那種有理說不清的表情太有趣了。崔亮不解地看著他偷笑,宇文浩發現自己被觀察,尷尬地“嘿”了一聲。
可是宇文浩卻突然站住,崔亮驚地避開了那兩捆砸到地上的木柴,抬頭發現對方面無表情地直視前方——崔亮內心跳多了一拍。
“宇文?”背後傳來趙三才的聲音。
“啊……”宇文浩回過身望著他,表情有點茫然。
“你是怎麼了?”趙三才表情嚴肅地問道。
“我剛剛聽到點聲音。”宇文浩表情依然有點古怪,他抬起手用巴掌擦了下額頭。
——對,這表情像剛睡醒,崔亮突然聯想到。
“聽到什麼?”趙三才不解地問。
“不知道……”宇文浩的表情還是很疑惑。
“這件事遲點再說,我們先過去。”趙三才沒有追究他的失態,語氣變得溫和,他一邊手拿著柴刀,另一邊手是一捆木柴——為了保持領導的風度,他沒有扛在肩上。
看他表情輕松,崔亮內心不禁感嘆,他的力氣真大。
但宇文浩卻問:“就這麼點?”
他常年在薩沙底下工作,習慣了平等的同僚關系。
“夠了。”趙三才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