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崔亮約莫估計中軸有五進院落,因為遠看的時候已經發現整個大宅依山退了五階,它大致輪廓就如五個巨型的臺階。進餐的大院在最下面那階的右部,水根帶他們進入飯廳,想不到飯廳的中式裝飾儲存得很完好,舊了的雕樑畫棟依稀可辨當年的富麗堂皇。
崔亮看到那套紅木四方桌眼神都有點發直,無論桌還是椅皆做工精湛,古樸華麗,不過漆掉得差不多了,還有許多磕磕碰碰的硬傷,看得出主人並不愛惜。桌子很大,可以圍著放十六椅,但真正與桌子配套的椅子只有十一張,其他都是湊數的。
紅木四方桌旁邊還擺著一張花梨木八仙桌,八仙桌同樣也有許多硬傷。這樣擺有點不倫不類,不過這傢俱確實是古董,晉商用過的傢俱都很值錢。崔亮看了一圈建築和傢俱,已經大概猜到建這個大宅的人的身份,有官家關系的晉商。可能曾經用錢捐過官,取得過爵位,他是從屋脊上的獸頭雕刻鴟吻:中國古建屋脊兩端的裝飾物)判斷的,某處屋頂他看到了兩個相對的龍頭,其中一個是閉嘴的,另一個是開嘴的——古制規定,官家才能開嘴,民間只能閉嘴。
那麼,這些村民可能是那些晉商的後代。
但是一個晉商大宅有必要建在深山裡嗎?為什麼不建在交通方便的平原,或者幹脆建在他們開鋪經商的城市裡?
雖然崔亮一進屋先看傢俱,他就是習慣性掃了一眼,立馬做出判斷,沒辦法,從小薰陶出來的習慣了。
這本能般的習慣還真是無奈。
不過他還是馬上又看了一遍屋子裡的人,九人,一位中年婦女,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女人,年輕女人哄著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小孩看到進門的水根,跑過去叫爸爸,水根抱起小孩,居然露出了溫暖的笑容。
那個中年婦女見他們進來,熱情地讓他們坐到紅木桌旁,趙三才與崔亮他們說了兩句話後,中年婦女又插進來問了幾句閑話。崔亮這時才覺得屋子裡有了點人氣,看那年輕女人像是水根的老婆,只是水根看起來也有四十歲了,住在這山裡也能討到這麼年輕漂亮的老婆嗎?年輕女人和水根的感情看起來很好,兩人哄好孩子後,互相對看了一下,又默契地露出陰鬱的表情,其他人看起來也是心事重重的。
他們才坐了幾分鐘,張大美走了進來,嬉笑道:“大嫂,飯還沒做好嗎?”
中年婦女看向他:“誒!快了!你還上哪?”
“偷嫂子呀。”張大美頭也不回地出了門。
幾個年長的男人面面相覷,他們聽不懂這麼輕佻的笑話。
不一會,張大美又和一個小夥子、兩個女人折了回來,他們端來了麵食,看來這是午飯。
趙三才問張大美:“小張,傅榮華呢?”
他提到這個名字,崔亮也看了過去。
“剛剛就一直沒見著他呀,要不要放狗把他揪出來。”張大美說。
“恩。”趙三才點了點頭。
看起來很穩重的趙警官居然點頭了!崔亮為他們這個決定錯愕了一下,難道他們灑在旺財身上的香水是這麼用的嗎?趙三才叫張大美“小張”,卻不帶感情地叫旺財的全名,他們果然不是一夥的。
崔亮知道旺財第一眼肯定認出了自己,他卻說“不認識”,接著被張大美識破,他又說“你給他解釋一下,你只是路過的”,張大美問三人到這裡的原因,他又打岔“崔亮,你只是路過的吧”,在趙三才盤問他們之前,他又搶話“迷路的揹包客”……
他在暗示自己不要多說話。他的話語看似隨意又不著調,但崔亮心領神會。雖然另兩人有警察證件,崔亮還是更相信他。名字叫傅榮華,身在廣州,那個世界的,這三個特點都完全符合,他真的就是馮遷所說的冷血巫祝嗎?四年前,這個人可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張大美正要起身執行公務,白晝卻帶著兩個八九歲的孩子進了來,笑容燦爛地說道:“看來剛好趕上呢。”
他沖崔亮他們這邊笑了下,又哄著兩個孩子走去八仙桌,他就坐在那裡了,和婦女小孩湊一桌。馬上又進來了三個男人,這樣人就到齊了,崔亮心裡默了下人數,發現村民即便包括孩子也不夠二十人。朱家溝沒有其它民居,只有一座大宅,應該這裡就是全部村民了,當然也不排除有人不在大院吃。
……
吃過飯,婦女收拾桌子,村民各自散去,趙三才和山羊鬍老頭神神秘秘地講了幾句,看見白晝正要離開,他叫住他:“小傅,你得給他們講講情況。”
“我正忙呢。既然都留下了,趙警官,你就隨便給他們安排點活吧。”白晝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