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越來越近了,果然聲音是它們移動時發出的!他們果然要上來了!
它們肯定不是人類!它們的外形是深色的,像長袍一樣的垂感。也許它們還真的穿著長袍,腰間似乎有一束白色。東侵曉腦中有些印象一閃,心裡一陣發涼:媽的,這不就是壽衣嗎?黑衣白腰帶!俗稱一清二白。這樣一想,還真是汗毛倒豎,不知道它們有沒有看見自己。
然而……那些聲音卻在下面的某個地方停下來。聽到它們停下來,似乎離自己不遠,他又一陣緊張,但聲音卻越來越小。直到完全消失,他嘗試著轉過身四處觀察,又慢慢地站起來,它們確實走了。它們沒有上來。
兩次都有驚無險,東侵曉的膽量回來了一些。他繼續往前走,卻看見了兩條下山的路。
假如沒記錯,不,不可能記錯,這裡視野比較開闊,剛剛看過來只有一條的。
東侵曉臉色非常不好,他終於知道它們為什麼沒有上來了,它們走了多出來的那一條路。從兩次事件來看,它們經過後會多出一條有問題的山路。可是現在關鍵的不是猜測哪一條路沒問題。東侵曉想到的是,以後他遇到的所有岔路,都可能存在問題,再進一步聯想,誰知道現在正在走的這一條路在白天是不是存在?
這些東西估計在這片山林亂走,經過的地方都可能會製造出有問題的山路。不,也許是製造出多一條路的幻覺。他上山時的松樹林大概是以前種來産木材的,樹種整齊劃一,樹下平坦可以自由地散步,再後來的坡地,灌木不濃密,也可以隨意走動。不過,到了這裡,灌木叢密集,無法看見底下有什麼,踩錯腳還是很危險的。
不過,既然看見了它們,眼見為實,這也不能夠用簡單的幻覺來考慮。
大概是遇到鬼打牆了……
東侵曉仔細辨認了一下兩條路,選擇了他認為正確的那條繼續走。他無法不沿著路走,灌木叢太密,擠進去藏身還可以,在裡面無法行走,也非常危險。他又想,剛剛聽到的怪聲比第一次聽到的小了很多,又似乎它們行走時才會發出怪聲,那麼是不是也如人走路一樣,人多,聲音就大一些,多一些,人少,聲音就小一些,少一些呢?
那麼,第一次的聲音那麼響……是成群的嗎?
一想到那數量,他又想起竹林下那些似乎看不到盡頭的瓦罐,該不會漫山遍野都是那種東西吧?東侵曉已經不敢放鬆警惕了,同時更加擔心單之秋。
再次遇到岔路時,他停下來,想到了一些可能性。他理清了一下這裡的規律和條件,先假設如此:
第一個條件,鬼的數量很多。
第二個條件,這裡的晚上沒有蟲鳴、蛙聲和鳥叫,可以假設是鬼神現象造成的。但是,他在之前聽到遠處有貓頭鷹的叫聲,假如假設成立,也就是說那裡是沒有鬼的,所以有鬼的範圍是有限的。假如他能再聽多一些動物的聲音,大概可以大致估算出靈異現象會出現的範圍,也就是有問題的山林面積。
那麼——
這裡的規律是這樣的,鬼能讓山中的道路增加。並且可以假設人類無法得知接下來要走的路在白天是存在的。
得到這樣的結論,人走進這片山林是可能會迷路的。那麼,是必然會迷路,還是可能不會迷路?
假如必然會迷路,則有這樣的情況:他會在有限的山頭不斷地來來回回行走,就如走迷宮一樣。假如情況如此,則有一個很顯然的好處,單之秋也會在這裡迷路,他找到的他的可能性實在太高了。
假如只是可能會迷路,情況則會複雜很多:顯然,鬼只是讓山路變得複雜,並不妨礙人類走出有問題的範圍。他的朋友單之秋也許不會遇到靈異現象,他會去了哪裡呢?追著那歹徒會不會有危險,這也是令人擔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