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喲喲喲喲,今天天氣不錯,挺風和日麗的,我們下午沒有課,這的確挺爽的,我一大上午早早的跑去挖草藥,心裡琢磨這挖草藥的生活是多麼美好啊!一眨眼的功夫我就到了目的地……”
羅小龍一邊根據《大學生自習室》的曲子,改了一下歌詞,邊挖邊唱,一會兒的功夫,就把藥給連根帶花地挖了出來,按老龍吩咐的方法儲存在海螺空間裡。這是採到的第一味藥,老龍寫的藥效是補中益氣,主治氣虛。
藥挖到手,下到半山腰時,看見遠端的天空中有一隻大鳥在盤旋,太遠了分辯不出是什麼鳥,藏地天高地闊,動物種類繁多,有不少高空猛禽都是捕獵好手,如大鵟、金雕、獵隼、兀鷲等等,這只大鳥盤旋的高度逐漸降低,最後急速降落,一對強健有力的銳利勾爪從雪地上抓起一物,雙翅一振,複又升空遠去。
看到這只大鳥捕獵的經過,羅小龍不由想起了海螺空間裡的那隻小鳥。那隻鳥兒自從在自己暈迷的時候睡著後,一直到現在也沒有醒過來。睡是在睡,身體卻一直在長,現在比剛見到時相比已經大了一圈,身上原本只是一層薄薄的絨毛,已經稍稍長成有羽毛的樣子,現在整體上看上去像是一隻禽類了。
剩下的藥,以及一些老龍說過的天材地寶,需要經過岡底斯山脈,前往雅魯藏布江尋覓,還有兩味藥需要沿江直下,到達巴蜀後,再在長江兩岸尋找。
羅小龍經過岡底斯山的時候,正值藏歷新年期間,今年的藏歷新年和漢歷春節正好同步。雖然羅小龍只是一人過新年,卻一點也不孤單,一路上收到了很多熱情的藏民送來的祝福和哈達,“羅桑爾讓”(新年好),“紮西德勒”(吉祥如意)等問候語此起彼伏。
一路上,看著穿著漂亮的衣服戴著民族特色的飾品的藏民,在虔誠地插經旗、掛彩幡,在快樂地唱歌、喝酒、談笑,臉上掛滿了滿足、安祥的神態,讓羅小龍深受感染和震撼。
按這個看臉的世界的標準來看,他們很多人長的並不美麗,在這個金錢至上的世界裡,他們很多人家境也算不上富裕,但是在他們的臉上,羅小龍看到了太多的所謂有顏值、有背景的有錢人都沒有的幸福感。
幸福不是商品,沒有地方可以明碼實價買到,幸福和金錢關系不大,內心懂得知足、懂得滿足的人更容易得到。
岡底斯山是被世界公認的著名神山,據說佛教中最著名的須彌山也是指它。
岡底斯藏語稱做“岡仁波齊”,意為雪山之寶。佛教以岡底斯山為世界的中心,尊為聖地。尼泊爾人、印度人則以此山為濕婆印度教三尊神之一)的樂園。是千萬世界之中西方的俄摩隆仁或西方極樂世界之地曾誕生八千萬賢能並傳播佛法的聖地,是南贍部洲的地理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國吐蕃和象雄地方土生土長的原始宗教、佛教之源,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波佛教的故鄉。
以上是羅小龍在網上看到對岡底斯山的介紹。看了以後覺得這個山太……牛了。想了好久,覺得用神聖、莊嚴等詞語,都不足以表達我輩屌絲對此山的崇敬之情,只有用周董常說的這句話可以表達:哎喲,這個屌!
新年裡,前來岡底斯山轉山的人也不少。
轉山是藏族人表示虔誠的一種方式,步行甚至一路磕頭,圍著聖山,轉一圈或多圈。據說朝聖者來此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轉山十圈可在五百輪回中免下地獄之苦;轉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昇天。
至於轉完對應的圈數後是否有對應的效果,羅小龍不是信徒,不好做評價,不過聽說過一句話,心誠則靈。而且在他看來,轉山也是一種運動,就如跑馬拉松一般,對身心有益,應該多多發揚。
新年期間,前兩天和堂哥一家以及盧哲、崔芳菲、潘高峰、簡清清等人影片並送上了祝福,現在既然已經身在岡底斯山了,也入鄉隨俗一番,雖然沒有專門去轉山,但走在轉山的路上,心裡也在默默給親人消災祈福。
轉岡底斯山一圈的路程有五十多公裡,實行起來相當耗費體力,而且身處高海拔之地,氧氣稀薄,更是增加了難度。
羅小龍見到有一家四口,女孩大概十五六歲,男孩十二三歲,一家人上午先把帳篷、食物、衣物等背到新的營地搭好帳篷,再回到昨日轉山的終點,虔誠的父母再度開始五體投地對神山進行叩拜,兩個孩子則一路端茶遞水照顧著父母,待回到上午紮好的營地時,天色已晚,兩個大人的嘴唇幹裂,體力消耗殆盡,爬行的力氣都要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