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那個川入江開始,一路打鬥了數次,等到了漢口,就基本走不動了,攔截的人就像現在高速路上的收費站一樣多。
我一看前途阻礙太多,入東海不易。你會開車吧?羅小龍點頭但是心裡奇怪地想:難道你會?)於是下長江高速,走國道再改省道,準備把入海口從東面改為南面。從九江入贛,再折回湖那個南走湘江直下,待來到廣那個東的西江的時候,本應低調潛伏入海的,但是那時年輕任性,聽聞廣州自古便有仙跡,想在入海前狂歡一下,便改道去廣州,打算遊玩後從珠江入海。誰知這一念之差,便是,便是……”
老龍重複了兩句,已然不能再說下去了。站起身看了看不遠處的越秀山體育場,目光越過一排排高大的樹木稍頂,可以看到一片空空的看臺。
沉默片刻後,忽然道:
“你知道這棟樓的來歷嗎?”
羅小龍抬頭看了看頭頂橫匾書寫的“鎮海樓”三個大字,再看門兩側的楹聯:萬千劫危樓尚存,問誰摘鬥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
搖搖頭道:“不知道。”
“等等哈……”
老龍查了一下,遞過手機來道:
“我百度給你看……吶,你看看這段。”
羅小龍無語,接過來一看:
“……鎮海樓闊31米、深16米、高28米,整座建築呈長方形,五層樓閣,逐層收減,遠看似樓似塔。對於這種獨特的造型,有傳說稱是因某日明太祖朱元璋與鐵冠子道人登南京鐘山,鐵冠子指著東南方對朱元璋說,廣那個東海面籠罩著青蒼蒼的一股‘王氣’。朱元璋於是派遣大臣到廣州,在越秀山小蟠龍崗上修建了鎮海樓,似塔的造型暗含鎮壓‘王氣’之意。”
羅小龍還回手機道:
“這上面寫的很清楚了,鎮海樓是老朱為了鎮壓南海這邊的王……呃,王者之氣的。”
本來是想說王八之氣的,心念一想這很有可能指的是老龍,臨時改口為王者之氣。
老龍嘆了口氣:
“你說是王八之氣我也不會怪你。因為根本沒有這所謂的‘王氣’。這也是我後來才知道的。俗話說的好: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這段說法表面上是說這邊有可能會産生對老朱家的政權不穩定的因素,從而修建這棟樓來鎮壓,實際上卻是那些圍堵抓我的修士對因為鎮壓我的而做的一個修飾之詞。
當我來到廣州遊覽一番,來到越秀山時,被人類的修士圍攻。拼鬥了一天一夜,最終寡不敵眾,被打的奄奄一息,本來做好了要被眾修士殺掉的打算,誰知最後不知為何留了我一條命,把我鎮壓在此樓下。
本來僅憑此樓及修士設定的陣法,並不足於長時間困住我。誰知在我數年後養好傷勢準備脫困時,卻發現掙脫了所有鐐銬,唯獨這個鐲子無倫如何也掙脫不掉。據我多年的研究得出結論,除鎮海樓本身的鎮壓陣法外,修士圍繞這座山也設立了一個陣法,把整座山的重量壓在這個鐲子上,讓我脫不掉這個鐲子,即使走出了鎮海樓,也走不出越秀山。
後來發生了一件事也驗證了我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