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四人,幹起活來,一點也不含糊。他們把五畝地分成五大塊,每一塊都挖至少六十公分的深渠隔開,分成的每一塊,又挖了不少小渠。如果見過農村人挖地基,會對此做法,不會感到陌生。
此外,他們來請人,在中間打了兩個鑽井。從鑽井裡抽水出來,漫灌到土地上面去。這樣一來鹽分就會從高處流到低處,從而洗掉,土壤裡的一部分鹽分。
與此同時,這一家人還配合使用相關的化學沖劑,來中和土壤裡的鹽堿成分。
對比了很多人的辦法,劉海燕還是覺得吳家人的辦法,最有效最快捷,她已經忍不住,要上醫院,對建議唐果說,也使用這種方法了。
噢,唐果還沒出院,他說他要休息兩三天。實則是因為林葛讓人運有機肥過來,至少需要兩天的時間。所以,他一點都不著急。
可劉海燕兩人沒法和他一樣淡定了,兩天的時間,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陸青,你看人家,有的人,已經開始播種小麥了,咱連小麥種子,都還沒買呢!”才過了一天,劉海燕就忍不住了。
“還沒買嗎?”陸青驚道,“老大應該已經買了吧?”
“沒有!我早上剛問過老大了!而且咱們對小麥的品種,是一竅不通,哪類高産,網上查的不可靠。別人問了,也不會告訴我們的。”
“要不,你去問問隔壁家的?姓吳的後生哥,似乎對你有意思呢!”陸青笑說。
“人家的妹妹,對你還有意思呢,怎麼不見你去問?”劉海燕沒好氣說。
兩人說話間,吳家兄妹,果然過來了。兩兄妹長的挺像的,都是腰圓體闊的敦厚型別。相比之下,來自南方的劉海燕和陸青,就顯得營養跟不上了。
大哥吳安,早注意到劉海燕兩人,先前還以為她倆是夫妻或戀人,後來才得知不是的。
“兩天了,你們怎麼都不開始呢?你們是不是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鹽堿地的問題啊?幹脆你們就用我們的辦法唄?要是兩個人忙不過來,再花點錢,請幾個工人幫忙!”吳安很熱情說。
妹妹吳麗也不甘示弱:“請什麼人,反正我們家的活,幹完了,幹脆我們過來幫你們吧!”
見兩兄妹這般熱情,劉海燕就不矯情了,直言說:“我們現在就差,不知選用什麼品種的雜優小麥。聽說你們當地人,小麥最高産種出一千八百多斤呢!”
吳安口快:“拉倒吧,還一千八百多斤小麥,一定是假新聞。我們家種植小麥幾十年了,二十多年前,小麥也才五六百斤一畝,後來才慢慢的提高到一千二三百斤!”
“你們別聽他的。科學實驗田裡,用來研究小麥,可能出過這個産量。這就好比一個舉重運動員,在他的職業生涯當中,曾經出過的最高記錄,不代表每一次他都能破自己的記錄。再說了,這裡是鹽堿地,條件比科學實驗田差了幾倍,他們再厲害……總之,我想告訴你們的是,不要一味去追求高産的種子。高産的種子,耐寒耐旱耐鹽堿能力,更差!”
這下,陸青和劉海燕更拿不定主意了。
(本章完)
18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