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在中東各國裝備五代機之前,便讓他們失去反抗的能力,中東世界絕對不能脫離掌控。”
“可是現在給我們的時間完全不夠,來不及積蓄足夠引發政變的力量,加上伊拉克戰場上還有大麻煩沒有解決,我們沒有足夠的兵力投入中東新的戰場。”
說到伊拉克戰場,現場的每一個美軍高層,臉色都是相當的難看。
美軍在伊拉克戰場投入的兵力已經超過了二十五萬,其中光是地面部隊就已經達到了二十萬。
到如今,二十萬的駐伊美軍地面部隊,死傷總數已經超過了六萬人,直接陣亡計程車兵,已經超過了兩萬人。
如此巨大的傷亡代價下,薩達姆還依然活躍在伊拉克境內,越來越多的伊拉克人加入薩達姆的麾下,與駐伊美軍年進行對抗。
每天大量計程車兵死傷,已經讓美國國防部相當的頭痛,伊拉克已經成為了美軍又一個戰場絞肉機。
這個時候如果再在中東開闢新的戰爭,就更加難以徹底剿滅薩達姆。
這是一個相當慎重的問題,而這也是中東各國爭相購買五代機的原因,趁著美國從伊拉克脫不開手,快速的壯大自己。
用幹脆一點的話來說,就是現在美國在伊拉克自顧不暇,也脫不開身去對其他中東國家發動戰爭。
擺在美國面前的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在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之前,誰也沒有想到,薩達姆會如此的難以搞定。
第一次海灣戰爭,對薩達姆的打擊是前所未有的高效,而這一次對伊拉克的戰爭,雖然一開始也十分的順利,但是誰也沒有想到,薩達姆是早已經準備好了對付美國人的辦法。
現在美國人在伊拉克已經是進退不得,薩達姆一天沒有被消滅,美國人是不甘心撤出伊拉克,可是遲遲無法消滅薩達姆,美軍每天在伊拉克不但要消耗大量的軍費,每天還有大量計程車兵傷亡。
此時對開啟下一場中東戰爭,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是相當的慎重,因為下一場戰爭一旦再次陷入類似伊拉克的局面,那對美國的國力耗損,將會是十分的驚人。
可是除了戰爭,也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應對未來科技集團全球出售五代機所帶來的災難性後果。
沉默之中的私人幕僚長,開口說道:“中東的威脅不單單是我們需要緊張,我們在歐洲的盟友更應該警惕,還有利比亞的卡紮菲,此事已經不是光靠我們一家就能夠妥善處理的。
我建議我們必須一方面提高我們的五代機産量,增加大量的五代機生産線。我們不要求對未來科技集團有碾壓式的優勢,但中東各國購買的五代機數量總不可能達到幾百架。
同時我們應該馬上加強對庫爾德人的武裝和訓練效率,並加強對中東各國反政府人員的拉攏和組織,盡可能先從內部瓦解到一兩個中東國家。”
幕僚長的建議讓在場的人,無不點頭,目前率先發動戰爭是不可取的,而作勢中東本土勢力強大也是不可取的,現在也只能採取常規一點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