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加上之前的訂單,沙特在樊奕澤的到來的這個晚上,便已經拿出了價值高達三萬億美元的合作計劃。
一旦這個計劃能夠順利完成,那將會徹底改變沙特的全國面貌,改變所有沙特人民的生活環境和標準,這種改變也將會是跨越式的進步。
但是這種改變的代價不輕,光是合同上的費用,以及計劃內的費用,到時候都還需要沙特追加合同內容總金額百分之三十的投入。
也就是說,一旦合同全部簽署,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之中,沙特實際上,有可能要支出四萬億美元的費用。
這筆錢,對沙特來說,也是一筆龐大無比的支出。
要知道,沙特一年賣石油的收入也不過就是七八千億美元的收入,再加上國內的社會福利,政府能夠支配的錢,也不是太多。
因此想要完成這筆龐大的訂單,光是依靠財政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沙特有自己的辦法,在沙特國內,有的是價值不菲的資源,石油不說,沙特境內的各種礦産儲備不小。
而沙特之所以敢與未來科技集團展開如此龐大的合作計劃,也都是基於此前未來科技集團與印度之間的合作內容。
在未來科技集團與印度的軍工業所有合作專案上,出錢的印度人,也沒有那麼多的財政來支付與未來科技集團的合作。
但印度是一個礦産儲備豐富的國家,為此印度也將國內數座儲備量在印度都是數一數二的礦産,摺合美元價值用以支付。
為此,印度甚至將國內已經探明,儲量位居全球所有礦産第十八的一座鐵礦産,和一座全球排名第十一的銅礦産,摺合了數千億美元的價值,用來支付與未來科技集團合作的一部分費用。
而印度用這些國有礦産資源摺合美元支付給未來科技集團之後,從那個時候起,這些礦産都將屬於未來科技集團的私有財産,就連礦産所在的土地,未來科技集團都將擁有百年的使用權。
目前,印度已經將總共三座鐵礦産,兩座銅礦産,以及其他各種不同的礦産八座,摺合成了兩萬四千億美元的價值,用以與未來科技集團展開的全面軍工合作。
這樣的合作對印度來說,是相當合算的,而對未來科技集團來說,這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現在大量的礦石精煉廠已經在印度這些屬於未來科技集團的礦産內運作當中,從中開發出來的資源,一部分會作為直接的合作資金幫助印度完善軍工業,還有一部分會作為將來的原材料,準備出口給印度,大部分則是基地收入囊中,而且未來科技集團還可以秘密在印度境內進行建設,修建秘密兵工廠和兵營。
如果不是這些條件都具備,樊奕澤也不會給印度這樣的機會,同時也能夠在關鍵的時候,掐住印度人的脖子。
而沙特人的想法與印度人差不多,這筆錢沙特也確實是拿不出來,但是沙特內有很多還未開放的礦産資源,價值不菲。
合作一旦簽署,未來科技集團的勘探人員,也會進一步勘探這些礦産的實際儲備,從未估算出儲量,雙方再進行價格商談,只要合適,合作也就能夠開始。
不過這樣的合作,不管是印度還是沙特,也都必須要投入一部分的資金,不能少於合同總金額的百分之十。
也就是說,哪怕沙特有再多的礦産,沙特也必須拿三千億美元出來。
這與未來科技集團和印度的合作模式,是完全相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