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奕澤說到這裡,頓了頓繼續說道:“沙特被廢掉的王儲,您應該知道吧!”
哈梅內伊聞言,點了點頭,沙特王室的內部鬥爭,根本就不是什麼秘密。
上一代沙特的國王,指定了自己的小兒子成為王儲,但是繼任沙特王室的新國家,在老國王死後,便廢除了王儲,選定了自己的兒子作為繼承人。
沙特王室構成了沙特政治的核心,但並非所有的成員都享有均等的政治權力,和政治地位,掌握最高權力的資深親王數量在10至15個左右。
他們身居要職,掌控著政府的核心部門,以此為依託,建構個字的權力集團,或是隸屬於某一個權力集團,實現對外交、軍事或內政等某一個領域的控制。
通常,每個權力集團都由一位高階親王率領,盟友包括他的兄弟、兒子,得到政府官員、商人或部落首領的支援,吸納了一批私人顧問,以此為平臺,他們左右國家政策,相互制衡、競爭,同時也彼此合作,謀求對更多領域的控制。
嚴格來說,這是一場內部的權利派別鬥爭,延續到歷史更遠的時期。
總的來說,被廢的王儲納伊夫只是權利鬥爭下的失敗者。
事實上,現任國王薩勒曼自登基以來,兩年多時間裡這已經是第二次廢黜王儲了。那麼,這廢王儲背後有何隱情?沙特國王又為何此時廢黜王儲呢?
沙特現任國王薩勒曼之所以接連廢王儲,根本在於兩點:一是沙特王室內部鬥爭;二是薩勒曼想改沙特“兄終弟及”的繼承製度為“父終子繼”,是想將權力留到自己家裡。
要傳位給兒子,薩勒曼必須做到三點:一是掌握絕對權力;二是外部政治壓力大;三是美國支援。
上位兩年多後,薩勒曼掌握了權力,兒子又掌握軍權,所以在內部權力掌控上已經沒有問題了。
在外部政治壓力方面,沙特反對派領袖,並與伊朗斷交,這一點也做到了。
這個非傳統政客的上臺讓薩勒曼看到了機會,於是積極鼓勵兒子與美國政府接觸。政府要的是生意和錢,沙特就給錢,這事於是就有譜了。
事實上,薩勒曼也做到了讓自己兒子成為王儲的計劃。
而美國也徹底放棄了之前一直支援的納伊夫,納伊夫成為了政治上的棄子。
但是很顯然,美國此後的一系列行為,讓沙特方面再次十分的不滿意。
因此在有沙特轉身向未來科技集團下達武器訂單的事情。
“如果有這麼一天,納伊夫從新掌權,或許那會是一個全新的沙特。”樊奕澤若有所指的說道。
“可是沙特王室的權勢親王,大部分都是支援薩勒曼。”哈梅內伊補充道:“納伊夫這個人沒啥手段,難堪大用。”
“這就需要時間來證明瞭。”樊奕澤沒有解釋什麼,他之所以對哈梅內伊說這些,是因為一旦真的實施這個計劃,還需要有伊朗的默契配合。
想要同時搞定伊朗和沙特外部難度太大,那就幹脆拉攏其中一個,然後在搞定其中的一個,沙特是最好的下手物件。
因此樊奕澤從一開始,就秘密用槍口對準了沙特,目標也選定此前親美,但又被美國出賣的納伊夫王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