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是樊奕澤在給伊朗做保證,也極大緩和了伊朗與國際社會的緊張關系。
正在維也納與伊核問題六國、歐盟談判的魯哈尼,也一下子取得了不錯的結果。
這場已經持續了快五年的伊核問題談判,也最終有了結果。
協議的內容全部談判出結果,涉及制裁問題、核領域問題、六國與伊朗聯委會的工作、核能合作以及協議執行計劃,其內容涵蓋瞭解決伊核問題涉及的所有關鍵領域。
這場長達十幾年的國際爭端,最終得到了妥善的政治解決。
這裡面不能說有樊奕澤多少功勞,但至少他出了一份力氣。
伊朗核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讓西方國家願意相信,伊朗沒有要製造核武器的打算。
此次樊奕澤在與哈梅內伊交談之後,發聲力挺伊核問題政治談判,為伊朗做了保證。
樊奕澤算是為伊朗做了擔保人,如果伊朗將來有製造核武器的傾向,除非是國家面臨滅亡的時候,否則樊奕澤將會有義務處理伊拉克的核武器,包括使用軍事手段。
西方國家也不願意在這件事情得罪樊奕澤,如果伊朗確實不打算製造核武器,那伊核問題也就自然解決了。
擔保自然有責任,在協議簽署的未來十年內,如果伊朗有製造核武器的行為,聯合國將會馬上恢複對伊朗的各種制裁,同時未來科技集團也將負責摧毀伊朗所有的核設施,不會在給伊朗留下任何核工業。
同時伊朗在和平利用核能的過程之中,也將公開透明由國家原子能機構監督。
協議的主要內容打成,當魯哈尼在協議上簽字,協議生效。
聯合國也正式取消了對伊朗的所有制裁,西方國家也沒有例外,美國方面雖然頗有微辭,但最終還是承認了這個結果。
只是誰都看得出來,美國十分的不甘心。
但問題是,現在樊奕澤就在伊朗,未來軍事資源公司的龐大艦隊也都在波斯灣,美國人不願意,也不得不給樊奕澤這個面子。
在聯合國宣佈取消對伊朗制裁的時候,未來科技集團便成為了第一贏家,得到了來自伊朗超過百億美元的龐大訂單。
而這些訂單,並不是軍事訂單,全都是清一色的工業訂單,覆蓋輕重工業數百套的工業裝置,以及大量的原材料和技術合作。
對伊朗來說,這是伊核問題談判的結果,是一場偉大的勝利,但這場勝利是樊奕澤帶來的。
協議的達成結果,讓伊朗避免放棄了不少和平利用核能的專案,以前談判的關鍵,也都是卡在這個問題上。
如果不是樊奕澤的因素,伊朗必須要做出讓步,放棄大量的核計劃,談判才會有結果。
因此伊朗算得上是贏家,當然,這個贏面是樊奕澤給伊朗帶來的,因此伊朗也自然要投桃報李。
百億美元的訂單,也是伊朗彙報樊奕澤的方式,而未來,更多的領域的合作也會陸續的展開。
同時,伊朗國內的上百架企業,也紛紛向未來科技集團下達了訂單,這些企業有半數都與伊朗革命衛隊有直接關系,下達的訂單雖然不是直接的武器裝備,但都是關鍵材料技術。
伊朗三架航空公司,也向未來科技集團訂購了總共七十八架民航客機,還有大量的地面航空裝置。
對此還有人說,有權利的人就是會賺錢,動動嘴皮子,就有人送上了數百億美元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