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到的回複,經過統計之後,有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在祝福平安。
要知道樊奕澤在伊拉克遇襲的訊息,各國都沒有報導,樊奕澤也沒有主動說出來。
因此外界並不知道在伊拉克境內,樊奕澤遭遇襲擊的時間。
這些平安的祝福,都是因為樊奕澤到了伊朗,這才收到的。
這種反應,充分說明瞭,在全球大部分人的眼中,伊朗是一個不安全,且動蕩的國家。
事實上,在中東地區,所謂的動蕩只是非常小的地區和很特殊的時刻,而絕大多數的地方都很和平,很祥和。
當然,戰爭的就另當別論,可是沒有戰爭的時候,都相對來說與各國和平生活沒有什麼區別。
而對於國際上的這種認識,樊奕澤也沒有感覺到任何意外,歐美國家以及大部分國際媒體的報道邏輯思維,本倆就是建立在政治的需要方面。
正如同同樣民眾上街抗議,在歐美國家的媒體上就被稱之為違法的騷亂。
可是在其他國家,有類似的抗議行動,就被歐美媒體稱之為正義的革命,為了自由和權利。
這種針對性的報導,在國際上屢見不鮮,也導致在全球大部分人的眼中,很多發展中國家也變成了人權侵犯或者專.制政治的代名詞。
伊朗在國際上的名聲,並不是太好,至少在西方世界人民的眼中,伊朗是一個十分危險的國家,在這個國家內,每天彷彿都在流血沖突,伊朗人白天都不敢出門。
就好像有人說,伊朗是一個壓抑、封閉的國家。
可實際上,伊朗內部是一個相當開放的國家,並沒有什麼不能對女子拍照,也不是沒有夜生活。
如果非要用兩個字來形容伊朗,樊奕澤絕對會用悶.騷這兩個字。
在樊奕澤的眼中,伊朗就是一個悶.騷的集合體,雖然表面上有各種限制,可實際上內部卻相當的開放。
用伊朗社會普遍大量存在的墮胎生意,以及大量暢銷的xing用品,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樊奕澤這一路過來,途徑的大大小小城市,街道上各種牽手,擁抱,促膝長談甚至是擁吻的男女,很常見。
在樊奕澤的指揮車內,伊朗官方派出的外交官,就是一個年輕的美女,在車內,也不停的介紹伊朗內的風土人情,甚至不止一次的向樊奕澤表示,如果樊奕澤有興趣的話,會有無數的伊朗女孩子會蜂擁到他的身邊。
在介紹起伊朗內部的社會民情的時候,這位美女外交官也表示,讓樊奕澤最好不要一個人出門,特別是去城市之中的鬧市,否則樊奕澤會寸步難行,會被爭搶著拍照搭訕的年輕女孩子包圍起來。
用女外交官的話來說,浪漫,優雅和激.情,絕對不是用於美國和法國的名詞,也完全適用於伊朗。
事實上,擁有兩個世界的樊奕澤,也擁有兩個伊朗民族的國民,他很清楚,對中東民族來說,隱藏在身體內的荷爾蒙,一點都沒有比隱藏在地下的石油少。
當外部的枷鎖解放之後,與全世界任何一個民族都沒有任何區別。
真正壓抑的人只是少部分,但這種小群體,在任何一個種族都存在,思想本來就是迥異的,不可能每一個人都完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