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決定了一切,如果印度有壓倒性的優勢,根本什麼都不用說,馬爾地夫的局勢便能夠按照印度的預想發展。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是未來科技集團的擁有壓倒性的優勢,在印度洋上唯一能夠和未來科技集團的抗衡的美國,也完全不可能為了印度和馬爾地夫去得罪未來科技集團。
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也是如此,所以印度只能依靠自己。
在表現強硬的同時,印度方面也是緊急通知在坦桑比克的團隊,與未來科技集團的高層磋商,討論馬爾地夫的處理辦法,必要的時候,可以以軍購,讓未來科技集團的讓步。
在印度方面要求下,黃文康與印度方面的代表團進行了會面。
會面一開始,印度代表團,並沒有說到馬爾地夫,只是表示有意購買未來科技集團的超級航母。
事實上,就算沒有馬爾地夫的事情,印度也很想要購買一艘這樣的超級航母。
首先一個價格不會被宰,另一個就是不用承擔任何的政治條件,因此十分的適合印度。
有一艘這樣的航空母艦,對於印度來說,意義十分重大,也超過了航母本身八十億美元的價值。
而且核動力超級航母上的科技技術,也將對印度完成國産航母,有巨大的幫助作用。
印度是一個好高慕遠的國家,第一艘國産航母建造了十幾年還沒有完成,早已經盯上了更加強大的核動力航母,在提出了新航母建造計劃中,早已經表明,印度的下一艘國産航母,需要使用核動力,使用電磁彈射,並搭載國産的艦載機。
如此多的要求,都讓印度本國工業和技術,無法完成和承受,但是印度人就有這樣的夢想。
現在有現成的航母擺在面前,印度人自然是十分心動,當然這也是因為是,全世界唯一可以直接買到的超級航母。
而且印度與俄羅斯購買航母不同,印度一旦購買航母,還需要購買一系列的配套裝備,其軍購的總價值,將會超過三百億美元。
而且要是加上其他的配套和訓練費用,總共需要耗費的金錢,還要在三百億的基礎上,再增加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四十。
這對印度來說,是一筆龐大的軍購,對未來科技集團的來說,也是一筆龐大的軍售。
同時,這筆軍購也是印度的政治博弈手段,意思相當的明確,就是我給了你這麼大的訂單,你總不可能還在為難我吧!
這也幾乎等同於利益的交換,在印度看來,未來科技集團為了這筆龐大的訂單,肯定會樂得同意的。
大國博弈本來就是在利益之中相互妥協,但是很遺憾,印度這一次遇到的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完全由一個人意志掌控的團體。
樊奕澤雖然有賣航母的打算,但是卻不是那種期待別人來買走的人,能賣就賣,不能賣也不強求買家。
印度人的如意算盤雖然打得響亮,但是很遺憾,未來科技集團根本不理會印度人的這個條件。
在談妥了購買的協議之後,當印度團隊提出馬爾地夫的問題的時候黃文康就當場表示,未來科技集團沒有權利讓馬爾地夫做什麼,印度找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