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製原子彈,鈾是必須的之物,然而日本國內缺少鈾礦,少數的鈾礦是從馬來西亞提供給本土的。
當紅警帝國全面佔領了塞班島之後,日本的鈾礦根本無法運送回國內。
而且隨後設立在東京的二號研究所,遭到了紅警帝國的針對性轟炸,大量的科研人員和裝置資料毀於一旦。
設立在京都的f號研究所也沒有躲過去,也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兩次空襲,讓日本的原子彈研究,始終停留在理論到實踐的轉型階段。
但是投入的研究已經足夠表明,原子彈武器的強大破壞能力,這一點日本高層都相當的清楚。
紅警帝國擁有核武器,沒有人懷疑這個真實性,以紅警帝國的科技水平,有正確的理論,製作出原子彈並不奇怪。
更何況,日本人也已經知道,紅警帝國海軍的最新航空母艦和戰列艦,都是採用核反應堆作為動力。
此前,日本方面也是最擔心,紅警帝國會對本土採用核打擊的手段。
今天終於被證實了,紅警帝國藉助日本談判團隊的嘴.巴,向日本政權正式發出警告,不接受投降的日本,核打擊將會無可避免的展開。
緊急召開的日本禦前會議上,裕仁天皇努力讓自己表露出鎮定,日本內閣乘員,臉色則是不太好。
在他們的面前,依然是那份紅警帝國最高行政機構首次發表的宣言,上面羅列了日本投降所要接受的一切條件,一條都不能拒絕。
這樣的條件,實際上就是逼著日本去死,當然日本也可以接受,這樣日本至少不會滅族。
可是無論是內閣,還是天皇以及所有的皇室成員,還有日本那些財團,都無法接受這樣的條件。
歷史上,日本之所以投降,最根本的原因,核彈算是一個,還有一個是日本方面的運作。
當年二戰末期的時候,羅斯福去世,以副國務卿、原駐日大使格魯為首的日本幫官員馬上積極鼓吹可保留天皇和財團為美國服務,繼任總統杜魯門則稱贊格魯的觀點是真知灼見。
此時,美國從未來控制亞太的戰略需求出發,便想適當保留日本的力量以對抗蘇聯。
也導致了美國內部對日本決策的松動,最後也才有日本天皇詔書顛倒黑白的投降一幕。
投降之後的日本皇室沒有一個受到追究,哪怕是製造了南大屠殺的罪魁禍首朝香宮親王。
很多戰犯也因此沒有受到了審判,這比美國在對待德國戰犯的態度上,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盡管這個時候的裕仁天皇,也有投降的念頭,可是紅警帝國給出的條件,實在令人無法接受。
三天的時間,十分的短暫,這三天的時間之中,日本禦前會議幾乎就沒有停止過,各種討論,眾人的意見實在難以統一。
遠在瑞士的日本談判代表團,也盡可能的做出讓步,希望紅警帝國不要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