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是一個巨大的學堂,經歷過的人,總能夠學會一些新的東西。
而倫敦人就學會瞭如何與戰爭相處,怎麼樣才會避免自己受到傷害。
但是戰爭所帶來的傷害,很多都不是戰爭本身所直接帶來,戰爭帶來的饑餓問題,正在威脅英國本土的安全秩序。
從戰爭爆發到現在,整個英國都進入到物資規劃發配當中,哪怕是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東西。
唐寧街十號,給所有的英國人,都規劃了一份健康飲食清單,第一份清單上的內容,確實真的是健康的飲食。
規定了每一個人所能夠購買到的糧食數量,強制性要求所有的英國人,控制飲食的數量,節約糧食。
經濟發達的英國,那時候英國社會普遍確實是屬於亞健康行列,這份清單出來,如果持續下去,確實是能夠改變這種亞健康的情況。
但是當英國人好不容易適應了這種每天控制飲食的時候,清單又從新規劃了,毫無疑問,第二次規劃的清單,每天每人的飲食數量,變得更少了。
特別是在德國開始無限制襲擊大西洋上的運輸船時,英國本土的糧食補給,一下子陷入的癱瘓。
清單進入到第三次重新制定,結果就是每一個人英國人,每天的食物供給,減少到只有半斤的地步。
而這種供應,也維持到了現在,這也是英國本土不需要外界補給,所能夠勉強自給供應的數量。
殖民地的糧食,都直接供應到中東和非洲戰場。
在此刻的倫敦街頭上,隨時可以看到戰爭的宣傳標語,入眼所看,倫敦街道上,都是婦女和老人孩子居多,年輕的男子,很難看到。
設立在街道上的徵兵處,門可羅雀,倫敦能夠參軍的年輕人,已經不多了。
為了應對德國人有可能展開的登陸戰,英國大量的徵召士兵,展開本土防禦。
倫敦郊外,有很多的訓練營,只是這些訓練營中計程車兵,在經過三個月的訓練之後,一般都會被送上非洲戰場。
目前德國還沒有攻佔蘇聯人的油田,德國開發的北非油田,源源不斷給德國送去了足夠多的戰爭血液。
為了支援蘇聯,英國也不停在北非,和德國北非軍團血戰,戰火在北非熊熊燃燒。
同時,英國人也沒有忘記反攻歐洲大陸,德國逐漸露出的疲憊,讓英國看到了一點反攻的希望,同時也是為了應對蘇聯人的請求。
如果英國無法在歐洲正面戰場上做出貢獻,蘇聯將難以堅持下來。
一旦蘇聯戰敗,那就算丘胖子拼盡了整個英國,也不可能是德國的對手。
好在讓英國人鬆口氣的是,德國海軍水面艦隊,已經被英國海軍徹底摧毀,並且英國海軍也已經全面控制了整個地中海和紅海。
德國的潛艇在北大西洋上已經找不到對手,但是也無法入侵到地中海之中,直布羅陀海峽的強大防護,讓德國人無計可施。
也是基於這一點,才使得英國上下普遍有堅持下去的希望。
不過這種局面,隨著紅警帝國對蘇聯宣戰之後,開始陷入全面的恐慌之中。
反攻計劃,幾乎被叫停,英國政府也在不計代價的徵召士兵,防禦在歐洲正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