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蒼蠅煩死人,可也僅僅就是惡心人的地步,無法扭轉局勢。
為了應對蘇聯人無所不在的炮兵,第三戰區也在戰場四周布滿了炮兵偵查定位雷達,啟用大量的炮兵偵查無人機,偵察機,定位鎖定蘇聯人的火炮陣地。
對比火炮反火炮的戰術,採取空中支援的手段雖然有效,但是從效率上,還是不如隨時可以發射的火炮更加實在,更不用考慮會被攔截的問題。
所謂炮兵雷達又稱炮兵偵校定位雷達,簡單的說就是利用雷達技術,追蹤敵方火炮發射的炮彈後,依據敵軍火炮彈道後推出其發射陣地的位置,為己方的火力反擊提供敵軍目標的精確定點座標資料。
為了應對蘇聯人的炮兵火力,第三戰區在伯力和共青城戰場周邊,各自佈置了十六座炮兵定位雷達。
這種雷達能夠偵測中遠近射程的炮彈,火箭彈,迫擊炮炮彈。
並且能夠邏輯性的識別目標,可根據炮彈的飛行阻力系數辨別炮彈的口徑。
從測定到雷達資料,到執行反擊的自行榴彈炮或者是野戰榴彈炮以及多管火箭炮、遠端戰術火箭的反應時間,在六秒到十八秒之間。
反應最慢的是野戰榴彈炮,這種非自行的火炮,很多座標和校準,都是需要人力來完成,因此反應時間較慢。
反應最快的是資料鏈下的自行榴彈炮,在執行反火炮任務的時候,炮兵定位雷達的偵測資料是和自行榴彈炮資料連線,只要偵查到結果,便能夠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快速鎖定偵測到的敵人炮兵座標,然後快速進行火力壓制。
在對付蘇聯的火炮上,紅警兵團並沒有使用最先進的戰場綜合反擊制導系統。
該系統是炮兵定位雷達的一種升級版本裝備,自身擁有強大的偵查雷達能力,自帶制導導彈發射車,能夠搜尋到戰場上的雷達訊號,直接發射制導導彈摧毀敵人雷達,也能夠執行反炮兵任務。
主被動的雷達,能夠捕抓敵人雷達訊號,也能夠捕抓到炮彈的雷達訊號,然後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摧毀敵人雷達和炮兵陣地。
並且能夠根據雷達的數量和發現炮彈蘇聯,進行智慧邏輯的自主反擊。
正常來說,這種裝備,完全可以實現戰場無人部署,全自動作戰。
只是目前這款裝備造價不菲,無論是導彈還是裝備的先程序度,蘇聯炮兵根本不足以動用到這種級別的武器。
在現代化地面戰場上,反炮兵定位雷達,幾乎是不可或缺的裝備。
而在二戰,這種裝備的出現,必將成為敵人炮兵的噩夢。
戰場上的局面,很快就呈現出了一面倒的情況。
小心翼翼的蘇聯炮兵,憋了很久,好不容易要偷偷的打一炮,馬上就被抓了個現行,連第二炮的機會都沒有,就會被來襲的炮火摧毀。
一開始蘇聯炮兵們以為是巧合,但是在短短的一天之中,這種巧合就出現了數十次,導致蘇聯炮兵一天之中損失了超過八百門各種口徑的火炮,這讓蘇聯炮兵全都膽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