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警兵團對此早有警惕之心,對比日本,蘇聯軍隊,確實是不好對付。
戰爭從來都像是一座學院,戰爭的每一方都在戰爭之中,學習到全新的作戰理念,彌補自己的不足,瞭解敵人。
在全面的戰爭之下,這種學習的深度和效率,都是相當的驚人,往往會爆發出令人瞠目結舌的效果。
真實的歷史當中,從德國海軍將雷達安裝到軍艦上,到美國將每一艘戰艦都安裝雷達的時間,只不過是六年。
而從活塞螺旋槳飛機到噴氣式飛機,前後也只是用了五年的時間,便完成了空軍戰鬥機劃時代的進步。
成體系的對手,往往能夠快速學習到敵人身上的先進技術,這一點從蘇聯人點錯坦克科技樹,再到全面調整之後的t34坦克海出現,都說明瞭這個問題。
沒有國家能夠永遠領先,歷史的事實證明,那些自以為領先的國家,早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只有不斷的進取、開拓的民族,才配在全球長久的擁有一席之地,才有資格享用勝利的果實。
不要質疑對手的進步,也不能異想天開的認為,對手不可能學習自己的先進技術。
在二戰戰場上,學習就是這麼快,快得令人應接不暇。
就以狙擊戰術來說,當歷史二戰的時空之中,德國人在斯大林格勒被蘇聯狙擊手,虐得體無完膚,不得不丟下數以萬計的盡退士兵,最終被蘇聯反攻。
然而德國也僅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成千上萬的狙擊手,就在諾曼底給了盟軍血的教訓。
也讓高傲的美國大兵學會了,如何地下高傲的頭顱,如何彎下腰,躲避德國人的狙擊手。
除了戰術之後,還有很多戰爭的科技,也都是讓戰爭的水平不斷的升級。
如蘇聯人的傾斜裝甲,德國人看到了,也進行了測試,結果發現真的好用,那就採納這個技術到新的裝備之中。
發現狙擊手最好是一個小組或者是一個小隊一起行動,效果證明確實是要比單獨作戰更加高效,所以紛紛效仿。
戰場上,交戰的雙方都是學生,不用擔心會被罵五次的抄襲,也不用擔心會被追究專利費。
到目前為止,雖然蘇聯狙擊手在戰術和理念方面,依然很不成熟,但是進步的速度是完全看得到的。
紅警兵團很在意蘇聯軍隊的進步,體系對抗,紅警兵團完全不擔心。
但是蘇聯軍隊,那些出身於西伯利亞的獵人狙擊手,是最有可能給紅警兵團帶來大量傷亡的對手。
紅警兵團也要想辦法瞭解這些對手,特別是在西伯利亞,哪怕紅警兵團有先進的間諜衛星,能夠鎖定人體的熱源訊號,但是這種搜尋並不是絕對的。
在野外,有的是辦法鎖住人體的熱源,因此絕對不能百分百相信儀器,更需要經驗豐富的判斷。
瞭解對手,鎖定對手,才能夠真正做到領先對手。
同時也要時刻在意對手的進步水平,時刻了解對手目前所處於的層次,避免自己過多的暴露在對手面前。
為了不讓蘇聯人得到相關的情報,所有的狙擊手甚至都在身上安裝了感應炸彈,一旦心髒停止跳動,身上的炸彈就會引爆,摧毀狙擊手身上的一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