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盡快給樊先生明確的答複。”這種事情,格拉茨沒有權利一個人排版,需要和很多人一起商量。
不過格拉茨也很清楚,就算將來無法實現猶太人獨立的目標,但是至少可以捆綁在紅警帝國的身上,避免再次遭到傷害。
因此他也有資訊說服猶太組織內的其他人。
很快,格拉茨便帶著那本書,離開了這棟別墅,乘坐飛機離開了夏威夷,至於他去什麼地方,樊奕澤一點都不關心。
無論猶太人是否答應,對他來說,都不重要。
他不會拒絕巴勒斯坦有一個猶太人自治區,也不會在意這個自治區,將來是否存在。
任何擋在帝國戰車面前的敵人,都會被帝國粉碎。
哪怕是德國也不例外,破而後立,不破不立,這是樊奕澤對這個世界一切行動標準。
就好像日俄戰爭世界,掌控一個世界,所獲得的資源和財富,都是驚人的。
有一個世界作為後盾,紅警兵團征服這個二戰的時空,也沒有太大的壓力。
如果再有一個世界掌握在手中,哪怕是面對主世界強大科技,樊奕澤相信,紅警兵團很快就會有一戰之力。
而最主要的是,這兩個世界都有自己獨立性,他所統治的世界,可不是隻有一個地球,還有廣褒的太陽系。
等將來太空技術有新的突破時,展開了太空開礦之後,樊奕澤便能夠同時開發兩個相同的太陽系,小小的地球一旦走出去,便是天空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對比地球上的資源,太平洋內的各種資源,才是紅警兵團未來發展的最強援助力。
紅警基地車的發展,離不開各種礦産資源的支援,甚至可以說,基地的一切都是基於資源才擁有的。
沒有資源,基地就不可能發展,而在擁有充足的資源下,基地的發展效率,也會不停的提高。
而且未來紅警兵團越來越龐大的兵力結構,也對資源有更加巨大的需求,這也使得紅警兵團對礦産的需求,越來越龐大。
光靠一個地球,可以滿足基地一段時間的發展,但是無法支撐長久。
根據基地的計算,地球所擁有的資源,也僅僅能夠勉強支撐紅警兵團打一場現代化的全球戰爭。
但如果是面對主世界那種已經大規模宇宙開礦的世界,科技水平極高的戰爭下,依靠地球的資源根本無法滿足。
很多先進科技材料的資源,地球上的儲量實在是太小了。
而基地生産武器裝備,也全都是依靠精煉礦産資源,然後才能夠生産,並無法做到無中生有,基地資金所代表的是生産材料的儲備數量。
諸如氦三這種核聚變所需的同位素,地球上的儲備就不足以支撐未來紅警兵團的需求,因此走出地球,就成為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