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待在航空戰隊被摧毀的海域上,日本聯合艦隊本部艦隊靜靜等待敵人的到來。
沒有人懷疑這個命令,哪怕這個命令看起來就是為了讓艦隊送死。
玄武艦隊並沒有讓日本本部艦隊等太久,面對大和級的兩艘戰列艦,龍雲沒有讓艦載機出動,作為日本海軍的最後榮耀,紅警海軍也不介意給日本海軍一個公平的機會。
天空中,戰機的轟鳴出現,大量的導彈飛向了本部艦隊,日本本部艦隊的防空警報響起,但是已經太晚了。
本部艦隊除了兩艘戰列艦之外,其他的巡洋艦和驅逐艦,不是失去了戰鬥力,就是正在沉沒之中。
拿現代化的反艦導彈,來攻擊這些二戰時期的艦艇,簡直不要太欺負人。
海面上,剩下孤零零的兩艘大和級戰列艦,這甚至讓日本海軍産生了錯覺,敵人是要活捉這兩艘戰艦。
然而這是不可能的是,戰列艦怎麼可能會被活捉,有多種手段可以反抗這種設想。
開啟通海渠,兩艘戰艦便會很快沉入大海,更別說艦上還有幾千個士兵了。
讓兩艘戰列艦上的日本士兵無法理解的是,敵人的攻擊簡直兇殘,可為什麼要留下兩艘戰列艦?
完成攻擊的艦載機編隊,直接從兩艘戰列艦的上空掠過,然後遠去,沒有投下任何炸彈。
而日本人疑惑的答案很快就出現了,大和號和武藏號上,新裝的對海雷達,探測到了兩個明顯的戰艦訊號。
距離差不多是在三十五公裡外的海域,以大和級的最高觀察塔為標準,大和號上的人,最遠可以看到二十四公裡外的海上目標。
而新裝的雷達系統,對戰列艦的觀察距離則是在三十五公裡左右,對巡洋艦的探測距離在二十公裡,目標越小,探測的距離就越近。
日本的雷達技術,輸了西方世界很多,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
要知道,在二戰後期的時候,美國海軍戰列艦上不但有對海搜尋雷達,還有火控雷達,盡管很初級,但是在海戰之中,特別是夜間海戰所擁有的優勢,那是很明顯的。
雖然長谷川清已經切腹,但是兩艘戰列艦上的日本軍官,卻沒有要放棄的意思。
大和號戰列艦的艦長有賀幸作大佐,下達了轉向了命令,朝著雷達顯示的目標方位靠近。
不遠處的武藏號也一起行動起來,艦上響起了戰鬥警報,最後一戰,大和號上的每一個人,全都安靜待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若論海上戰列艦決戰,大和級戰列艦,不怕全球任何戰艦,這是屬於大和民族的榮耀。
當雙方相距達到二十四公裡的時候,大和號上的人,看到了遠處出現的兩艘超級戰艦。
冥王級戰列艦,超過十萬噸的排水量,當這個海上龐然大物出現在大和級面前的時候,觀察塔上的日本水兵,懵圈了。
兩艘冥王級戰列艦,身邊看不到任何一艘護航的艦艇,就好像大和號和武藏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