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越來越近的長門號,楊康始終都沒有發起攻擊。
他依然在等待著時機,直到長門號從潛艇頭頂上直接穿過,這一刻楊康快速的命令道:“修正航向,向右一百八十。”
藉助長門號的螺旋槳尾部噪聲,潛艇在水下八十米的深度,慢慢的完成了旋轉的工作。
原本是面對長門號,在長門號透過潛艇頭頂的時候,潛艇調轉方向,形成的追逐的態勢,面對長門號的尾部。
“方向修正完畢。”
駕駛員剛剛出聲,楊康便第一時間命令道:“魚雷發射。”
正對長門號的魚雷,這是最佳的攻擊方向,甚至可以說是最完美的攻擊角度。
這種攻擊,幾乎可以說是在教科書中才能夠看到的想象案例。
因為就算是在一次次的實戰中,紅警海軍潛艇部隊,想要進行這種角度的攻擊,也是極其困難。
特別是目標是一艘敵人的主力戰艦,更是從未碰到過如此良好的攻擊機會。
因為在海上交戰之中,主力艦的四周,必然會有其他戰艦保護,想要穿過敵人的艦隊,攻擊裡面的主力艦,並不是那麼簡單的。
這種機會可遇而不可求,更因為這種攻擊之下,敵人的聲納系統,幾乎難以發現順著尾流過來的魚雷。
潛艇聲納系統無法聽到潛艇後方的盲區,戰艦也是如此,無法聽到來自尾巴後面的聲納訊號。
隨著楊康的命令下達,火控軍官推動了魚雷發射的總按鈕,六個開啟的魚雷艙門,六枚魚雷幾乎同時從發射管激射而出。
前後距離發射的六枚魚雷,兩枚直奔長門號的屁.股,另外的四枚則是左右分開,直接攻擊長門號的左右兩側。
完成攻擊的潛艇,快速的下潛,同時也在等待攻擊的結果。
同時在這段時間,也要考慮長門號身後的兩艘驅逐艦。
對日作戰,樊奕澤很早就下達了必殺的命令,對日本絕對不手下留情,也堅決不需要一個俘虜。
冰冷的海水,能夠葬身任何一個日本人。
因此楊康考慮的是,如何將這三艘日本戰艦,全部消滅在這裡。
此刻,海面上不少碎冰漂浮的海面上,在距離水面五六米的深度中,魚雷拉出一條隱約可見的水流,在海水中延伸。
前進中的長門號,拉著並不濃鬱的黑煙,以十五節的速度,即將進入太平洋。
對來襲的魚雷,長門號上的人,根本沒有半點發現,甲板上也看不到幾個人,只有堅持觀察前方航道的水兵,時不時的彙報一下航道前方的情況。
想要在這個地方航行,必須要有豐富的經驗,並且任何時候都要保持小心,否則誰也不知道航線上,是否有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