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時之前,偵察機報告了最新的情況,在七十九號公路後方,大量的美軍部隊正在集結。
為了避免被部分被分散殲滅,進攻前沿的裝甲師要求重型坦克營前進,在七十九號公路上擋住美軍的反撲,為裝甲師集結反擊爭取時間。
而在後方,還有大量的美軍部隊,沒有清剿完畢,部隊無法快速的集結,任務很繁重。
至少在短時間內,別想有地面支援抵達。
負責指揮這支小部隊的李佑銘,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進入農場偵查的偵察兵,安全的離開,打出了安全的訊號。
李佑銘拍了拍耳機,說道:“進入農場休息,再不休息一下,都要累死人了。”
聽到命令的所有人,全都行動起來,這一刻,不管是誰,都想要好好的休息片刻。
這三天的時間,每一個人都很累,連續作戰,輾轉戰場距離將近八百公裡,一路上的戰鬥下來,沒有人不疲憊的。
進入農場之中,沒有看到一個活人,生活在這裡的人,早已經全部撤離。
兩架農場的飛機,也都被破壞了,拿不走的東西也都被破壞。
這對李佑銘等人來說,並不算什麼。
除了少數警戒的人,所有人在進入農場之後,全都第一時間躺在地面上,鼾聲四起。
李佑銘並沒有睡覺,走下坦克之後,幫已經睡著的步兵們,檢查手中的槍械。
越是先進的武器,就越需要注意維護和保養,特別是突擊步槍,在連續好幾天的高強度作戰之後,保養一次能夠盡可能的減少故障機率。
在李佑銘檢查步槍的時候,也有人沒有睡覺,在檢查裝甲車和坦克的機械裝置,該新增潤滑油的地方,絕對不放過,檢查機械部位的各個零部件,檢查卡車和裝甲車輪胎的情況,檢測機械繫統的運轉情況。
這些細節,往往決定作戰能力的根本。
連續三天的奔襲,坦克輾轉八百公裡,事實上,機械問題已經很突出了,特別是坦克的履帶和負重輪的磨損情況,十分的嚴重。
這也是李佑銘很擔心的,從犀牛坦克服役到現在,還沒有進行過如此漫長距離的輾轉作戰,只有五百公裡壽命的負重輪和履帶,逼近到了極限。
檢查的結果,不容樂觀,如果可以的話,隨軍的工程師,絕對會要求必須更換負重輪和一部分的履帶。
但是這裡並沒有更換維護的環境,戰鬥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只能確定還有多少能夠作戰的時間。
在營部通訊中,李佑銘也知道,重型裝甲營已經有三輛坦克因為機械故障趴窩在後方的公路上。
犀牛坦克雖然效能很強,機械故障率幾乎為零,但這是在正常要求的機械壽命之內,超過五百公裡之後,機械故障率將不再有保障。
不過也有犀牛坦克在測試的時候,狂奔一千公裡,且依然戰力十足的情況,但那畢竟是少數。
八百公裡,對很多犀牛坦克來說,已經是達到了極限。
後方集結的部隊,也同樣面臨這個問題,所以就需要前線這裡堅持更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