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給的東西越好,樊奕澤反而越不敢大意,或者說,越會小心翼翼。
犀牛坦克作為此刻紅警兵團唯一坦克品牌,將來會出現在各種戰場環境中,無論是沙漠,還是歐洲城市,亦或是太平洋島嶼戰場,都會有它的身影。
也正因為如此,它才需要更加安全的保障能力。
犀牛坦克雖然只有這一代的産品,但是有多種不同的型號,可以適用多種不同的地形,還擁有兩棲渡海的型號。
越是多面手,就越要求穩定,安全。
先進與否,在樊奕澤看來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因為紅警兵團有了全新的單兵裝備,就算自己的坦克不如敵人,單兵反坦克能力也能夠摧毀敵人的坦克。
因此他對目前坦克的要求,最需要的就是穩定,故障率最低,能夠保證坦克長時間持續作戰能力。
犀牛坦克是一款樊奕澤都挑不出毛病的強大坦克,未來還擁有極大的改進空間,成熟的車身甚至可以用到二十一世紀。
而且犀牛坦克還有更加珍貴的優點,那就是便宜耐用,維護十分的簡單。
用樊奕澤此刻的一句話來說,犀牛坦克這種裝備,建造個幾十萬輛都不會虧。
當然幾十萬輛是有點誇張,不過建造個十來萬輛那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而伴隨坦克作戰的裝甲車,第一代的多功能步兵戰車,設計理念也和犀牛坦克一樣,全封閉的車身,一樣擁有較為舒適的車內結構和環境,能夠抵禦核輻射與核爆沖擊。
擁有靈活的武器種類選擇,還能夠自由的選擇建造輪式或者履帶式車型,多功能步兵戰車將成為紅警兵團裝甲叢集的中堅組成力量。
有了坦克快速的突擊能力,也需要一款能夠搭載步兵跟隨坦克前進作戰的戰車。
並且在核戰爭的威脅下,非封閉型別的戰車,都無法滿足戰場的需求。
這也是二戰之後,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都馬上研製全新裝甲車的原因。
裝甲戰爭,改變了戰爭的模式,也改變了作戰的模式。
陣地防禦,在強大的裝甲洪流面前,已經逐漸變得沒有抵抗能力,步兵將不再依靠兩只腳進攻。
陳兵幾十萬,修建戰壕,攻防對射的時代,正在逐漸的成為了過去式。
一想到馬上就要開啟的下一個時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樊奕澤就有一種莫名的情緒。
以紅警兵團目前全面換裝新槍族,還有坦克和裝甲車,面對一戰戰場上的敵人,還有挑戰性嗎?
對此,樊奕澤只有搖搖頭,一戰對紅警兵團來說,已經沒有任何難度了,征服整個世界,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而不是能不能的問題。
如果這種戰爭是紅警兵團需要經歷的,那樊奕澤並不會想太多,可是在樊奕澤看來,如此非對稱的戰爭,唯一能夠給紅警兵團帶來好處的地方,那就是進一步的磨練各軍種的之間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