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陸戰隊控制這裡,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切斷印度於東南亞的陸上交通線。
沒有公路,但是步行從沿海地區經過,還是能夠進入到緬甸,而這個時候緬甸還是英國印度殖民地下的一個省。
二十年前,英國發兵滅掉了緬甸的政權,從此殖民緬甸。
而英國也在那個時候,打通了一條陸上交通,能夠讓一定數量的物資或者兵力調動,在陸地上進行。
而這條道路就需要從博裡薩爾經過,這也是為什麼樊奕澤要第一步攻佔這裡的原因。
只要出其不意,強攻這裡並不是困難,到時候地面交通被切斷,海上交通也被切斷。
紅警兵團也就能夠輕松的擊敗東南亞內的英國部隊。
而事實上,英國在東南亞的駐軍,並不是很多,算上印度和當地組建的軍隊,英國在東南亞的駐軍只有二十萬左右,而且還是在感受到樊奕澤威脅之後,組建了不少當地人的軍隊,才有這麼多的規模。
想要打敗這些英國人,對紅警兵團來說,只是時間的問題。
而控制了博裡薩爾之後,樊奕澤可不是隻想要進攻東南亞,只要海軍陸戰隊能夠在孟加拉灣站穩腳步,陸軍也會大規模的登陸孟加拉灣,並且同時對英屬印度展開進攻。
對英國的戰爭,樊奕澤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兵貴神速,一定要趁著英國本土距離很遠,鞭長莫及的情況下,對英國在各個地方的殖民地,展開快速猛攻。
同時進攻英屬印度和東南亞,並不算什麼,在澳大利亞,紅警兵團也會在今天之內,登陸澳大利亞。
三線作戰,出動總共五十萬的部隊,看起來似乎很少,但是他們所面對的英國部隊,也不多。
樊奕澤對紅警兵團十分有信心,在英國人調集部隊抵達戰場的時候,恐怕東南亞和澳大利亞戰場的戰鬥,已經結束了。
相對麻煩的是英屬印度,英國在英屬印度統治很久,並且可以快速從地中海防線以及中東調集部隊前往英屬印度。
當然,樊奕澤並不是在擔心阿三哥們會跟著英國人與自己為敵,事實上這也是無法避免的,然而阿三哥們的戰鬥力,實在感人,最多就是讓紅警兵團進攻時,多一些殺、戮而已。
具體指揮樊奕澤依然交給了淩梁來負責,樊奕澤依然是當一個甩手掌櫃。
“德國公使到了沒有?”關閉地圖,樊奕澤對管家問道。
“距離約定的時間還有十分鐘,相信很快就會到來。”管家回答道。
於英國人一戰,樊奕澤自然也會將這個好訊息第一時間告訴德國人,至於德國會怎麼做,樊奕澤並不在意。
因為這個時候的德國,根本沒有要戰爭的打算,就算是歷史上的一戰,德國也是在不受自己控制的情況下參與的。
樊奕澤已經預料到,這個訊息德國人之後,也只是驚訝一番,然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也只是象徵性的表示一下關心,發表一番對和平的期望,然後自己偷偷的笑。
不過,這些對樊奕澤來說,都沒有關系,因為他很有信心,讓德國無法站在一邊偷笑。
只是還沒有到讓德國參戰的時候,樊奕澤並不介意讓德國人再次深入的瞭解自己的實力。
而樊奕澤比較在意的是俄羅斯人,俄羅斯肯定不會放過如此良好的機會,到時候西伯利亞必然還會有一番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