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成為階下囚的日本天皇,以及日本內閣成員,被分別關押在日本第三艦隊三艘戰列艦內。
明治天皇雖然被關押在105艦上,但是並沒有如願見到樊奕澤,而且還是被關押在距離動力艙最近的一個獨立艙室中,沒有視窗,陰暗潮濕,滿是柴油和機油的味道,暗無天日,看不到任何的曙光和希望。
其他的內閣成員,也好不到哪去,被關押的環境,絲毫沒有比明治天皇好多少。
樊奕澤有意讓這些俘虜大搖大擺的從使館區經過,也是故意告訴全世界,日本皇室以及內閣,都已經成為了自己的階下囚。
這是為了打消某些國家的不切實際幻想。
他之前之所以面見威廉和威明頓,為了就是清楚向兩國傳達自己的意志,他不想自己的本意被曲解,或者兩國沒有第一時間解毒清楚。
因此在兩人面前說得十分的清楚,之所以進攻日本原因了。
不管是為了報複日本發動的甲午戰爭,樊奕澤都要讓外界瞭解這一訊號。
雖然始終都沒有所及前幾年的辛醜條約,但是有了之前的明確訊號,樊奕澤相信英美兩國,都自然會明白的。
沒錯,樊奕澤有心要逼著美國和英國,插手幫助日本。
這並不難理解,甚至英美兩國轉而支援俄羅斯,也都可以。
反正無論是英國還是美國,想要直接支援日本戰爭,那除了動用海軍之外,根本沒有其他的辦法。
兩國根本不可能第一時間派遣陸軍前來日本,只會是想辦法消滅自己的海軍,但是以兩國海軍的實力,只要到了遠東,樊奕澤都不擔心。
而且就算兩國為了制衡自己,在看不到日本希望的時候,轉而放下歐洲利益,轉而支援之前要死要活的俄羅斯,短時間內俄羅斯也別想會有作為。
出動一支艦隊,從歐洲來到遠東,在命令下達到海軍抵達,前後居然耗時一年。
這樣的俄羅斯,有什麼可擔心的。
如果是英國的話,決心要派遣主力艦隊來到遠東,最快完全可以在三個月內抵達,最晚也不會超過五個月。
當然,這是因為英國在沿途都有軍港補給,行程速度,也會比俄羅斯海軍快很多。
但就算英國人的艦隊能夠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抵達遠東,等待他們的也會是以逸待勞的紅警海軍。
如果真有這種可能的話,樊奕澤絕對不會放過全殲英國海軍機會,英國海軍一旦完蛋的話,甚至都不需要自己動手,野心勃勃的法國和德國,都不會放過英國在全球的殖民地。
到時候必然是全球局勢混亂,而自己也正好火中取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