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從佐世保到長崎這裡,超時空傳送門都是在陸地上,根本軍艦根本無法穿越超時空傳送門。
因此將佐世保和長崎港口打造起來,將有利於艦隊南下或者西面作戰的支撐。
有了這兩個地方作為補給,那海軍行動範圍以及效率,就會提高很多。
特別是對日本太平洋沿海地區的軍事行動,就很需要長崎這個港口發揮作用。
展開超時空傳送門之前,樊奕澤就仔細的思考過超時空傳送門的位置。
五百公裡的長度,他最終選擇了連線日本九州島和朝鮮釜山。
如此連線,就不需要進行登陸朝鮮作戰,補給也能夠直接進入朝鮮境內。
同時也能夠滿足在日本本土的作戰需求,所以在這個地方。
而之所以不考慮日本北海道直接連線到俄羅斯西伯利亞,也是完全考慮到天氣的關系,一旦進入寒冬,這兩個地方都不適合作為補給線或者是部隊出發地點。
再加上漫長的日本海,五百公裡跨越的話,不管是北海道還是西伯利亞,超時空傳送門都無法深入到陸地,也就沒有了戰略縱深。
同時也為了讓艦隊更快抵達對馬海峽,全殲日本聯合艦隊,所以最終將超時空傳送門選擇在這個地方展開。
如果不是考慮到朝鮮和西伯利亞的關系,樊奕澤更想直接將超時空傳送門在日本東京展開。
不過這個世界不適合,以後到了另一個時空,說不定就真的這樣做了。
在第一軍團和第二軍團負責進攻日本本土的時候,第三軍團雖然還沒有正式行動起來,但已經做好全面進攻朝鮮的準備了。
朝鮮是一個半殖民國家,朝鮮王朝的軍隊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第三軍團真正的對手是日本朝鮮派遣軍還有第一軍和第二軍。
事實上,第三軍團的作戰任務,是最不輕松的。
雖然進攻日本本土的第一軍團和第二軍團要面對整個日本,但是此時日本境內的精銳作戰部隊,已經所剩無幾,而在朝鮮和西伯利亞的日本軍隊,都是精銳部隊。
當然,第一軍團和第二軍團也不輕松,總兵力不過二十萬,就要面對數千萬的日本人,還有隨時可以徵召數百萬的日本軍隊。
一想到這裡,樊奕澤有點期望之前對東京的炮擊,真的能夠一炮炸死明治和日本內閣。
不然這些人的存在,也會極大振奮和鼓舞日本人的抵抗。
當然,這些對紅警兵團來說,也只是麻煩一點,日本的抵抗,只是讓戰爭有了更多的犧牲。
不管是對日本民族還是對紅警兵團都是如此,沒有人能夠不死,紅警兵團也不例外,面對極有可能數十倍於自己的敵人,壓力依然很大。
特別是日本這個瘋狂的民族,誰也不知道日本會以什麼方式來進行本土防禦作戰。
特別是當第一軍團和第二軍團的兵力因為佔領區擴大而被稀釋之後,風險會持續增加。
好在樊奕澤並不是很著急要一口氣將日本吃掉,步步蠶食,反正十年的時間,足夠揮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