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進的陸軍大將,又擔任過陸軍大臣,並且是日俄戰爭日本總策劃,可以說日本陸軍能夠一步步打敗俄羅斯陸軍,兒玉源太郎居功至偉。
整個日本陸軍在西伯利亞和朝鮮的軍事行動,都是兒玉源太郎出謀劃策,甚至大部分都是他自己裁決。
在許言午看來,日本第三軍的統帥就是一個智障,再給第三軍十萬人,沒有換掉統帥,海參崴依然還是俄羅斯人的。
可兒玉源太郎完全不同,這是一個足以讓許言午重視的對手。
不過許言午沒有任何惺惺相惜的感覺,他最想要的就是幹掉兒玉源太郎,因為這個人真的很危險。
將所有的可能全都扼殺在萌芽當中,許言午並不是沒有勇氣和膽魄以及智慧,去會一會兒玉源太郎,而是沒有必要。
為帥者,一切當以大局來考慮,能夠輕鬆解決麻煩,絕對不製造多一分的難度。
在兒玉源太郎乘車出發的時候,許言午也召集了一部分計程車兵,在這條原本是俄羅斯人修建的鐵路上,埋設炸彈。
剛剛從羅津出發的火車上,兒玉源太郎並不知道前途,他正在指揮車廂內,仔細的看著桌子上的海參崴要塞防禦地圖。
事實上,乃木希典也不是笨蛋,也知道356高地的重要性,也都是在集中兵力攻佔356高地。
但是乃木希典的指揮很有問題,沒有集中炮火,居然只是擔心海參崴內的俄羅斯陸軍反攻出來。
這種指揮能力,要是放在紅警兵團,那絕對是要被送上軍事法庭。
要塞之所以是要塞,就是因為要塞的防禦,一個真正的指揮官,手中要是有能夠攻佔要塞的兵力,還巴不得要塞內的守軍出來找死。
而對要塞關鍵的制高點,必須要集中所有的優勢火力,更不能讓高地上的俄羅斯守軍有喘息的機會。
在進攻戰術上,乃木希典又犯下了極其嚴重的錯誤,或者說乃木希典的指揮能力,已經嚴重落後這個時代了。
日本人的進攻是在炮火之後,才出發,而俄羅斯高地上的守軍,可以從容的躲避火炮,等炮火停下,再上陣地。
白白浪費火炮,而從容進入防禦的俄羅斯士兵,也能夠輕松擋住日本人的進攻。
這些都是日本第三軍之前五個月進攻失敗的主要原因。
在瞭解到這些情況之後,兒玉源太郎心中便有了完整的進攻方案和戰術,他有信心,自己很快就會返回朝鮮,因為356高地可以在幾天之內,就攻佔下來。
而只要拿下356高地,海參崴要塞必然會被攻破。
就在火車進入俄羅斯的時候,鐵軌下的炸彈精準引爆,火車大部分車廂被炸彈直接炸毀。
剩下的火車車廂,也側翻到鐵路兩側,不少倖存的日本軍人,剛剛爬出火車,埋伏在兩邊的紅警士兵,手持俄羅斯制式步槍,已經將側翻的火車包圍了起來。
所有幸存的日本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射殺。
許言午親自帶著衛隊,找到了兒玉源太郎所在的指揮車廂,在車廂內將兒玉源太郎拖了出來。
炸炸懵的兒玉源太郎還沒有搞清楚情況,頭上便被罩著黑布,連同車內所有的參謀,都被帶走了,受傷的參謀和三十七聯隊計程車兵,紛紛被送去見了天照。
確認了兒玉源太郎的身份,紅警兵團快速撤離,很快就消失在茫茫雪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