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乘坐小艇,樊奕澤帶著李道林叔侄登上了臨時艦隊的旗艦——101戰列艦。
對於初級軍艦,樊奕澤並沒有特地取名字,也沒有專門定級,出場塗裝101,便以次作為軍艦的名稱。
其他軍艦也是一樣,這並不是說樊奕澤懶得想,而是在他看來,這些戰艦很快就會被淘汰,加上現在紅警兵團也沒有任何戰績,沒有佔領區,取名字什麼的,也沒有意義。
戰列艦上的部分軍官,帶艦長的帶領下,穿戴潔白的海軍常服,迎接指揮官與客人的到來。
樊奕澤打算今晚上就搞定李逸山,也打算讓叔侄兩人好好感受一下紅警海軍的強大。
原本樊奕澤還打算讓人帶領他們兩個好好參觀一下這艘戰列艦,看到兩個如同姥姥進大觀園的模樣,似乎不用了。
十四英寸的巨炮,達到驚人五十五倍口徑炮管,對兩人來說,震撼實在是太強烈了。
無畏一級戰列艦,嚴格來說,算是一型初步的超無畏,最高巡航可以保持二十五節,極限航速更是可以達到二十八節,盡管只有前二後二的四座雙聯裝火炮,對比各國無畏艦各種五六座甚至七八座的雙聯裝炮塔,盡管火炮的數量少了,但是火力強度絲毫不減。
射速,炮瞄雷達的精確度,再加上可同時傾瀉火力的方向和角度,這種前二後二的炮塔布局,其火力密度並不弱於那些多炮塔的無畏艦。
而且現在的英國,也只是有無畏艦的概念,到明年對馬海戰之後,才會真正的上馬無畏艦。
這款排水量兩千七千噸的戰列艦,在這個時代已經是無敵的存在,現階段的各國前無畏戰艦,根本無法威脅到這款戰列艦。
更別說荷蘭皇家海軍的弱雞了。
事實上,荷蘭也從未被樊奕澤放在眼裡。
三十幾年前的歐洲普法戰爭後,歐洲再次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的領土邊界變更,角逐權力中心的演員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荷蘭因為幅員小、力量單薄和位置不適只能成為受害者,因此堅守棄權主義。
棄權主義的外交政策,始終保持“靠邊站”的姿態,小心翼翼地維持著嚴格中立。
就這幾年中,英國殖民者與布林人荷蘭殖民者後裔)在南非發生的軍事沖突僅僅是其中一個小插曲而已。
荷蘭王國威廉三世國王在十年前過世後,荷蘭結束了王位由男性世襲的歷史,也結束了國王與盧森堡的“個人聯盟”,年僅10歲的威廉敏娜女王繼承了王位。
從那個時候開始,荷蘭的國際地位幾乎被完全遺忘,畢竟一個長期保持中立,怎麼都是放棄意見的國家,最終必然淪為邊緣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