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都是勞動力,他們就怕沒活幹,只要錢到位,那還不是拼命幹?
沈曼看了一圈,心裡有數了,接著說道:“你們也應該知道吉城有個民營毛毯廠,有朋友或者親屬在那邊上班的,都知道那邊的福利待遇吧?”
底下的人迫不及待回應:“知道!我三姨都四十多了,一個月開了九十多塊錢,她就是普通工人呢。”
陸陸續續還有其他人知道一些內幕,比如技術工,一個月能開三五百,最普通額,工人也有兩三百。
像九十多塊錢的,一百多的,那都是打雜工。
聽到這些回答,沈曼道:“那間毛毯廠也是我的廠子,所以你們不必擔心以後的工資。只要好好幹,努力幹,工資待遇絕對不會低的。”
有了這句話,大家之前的不滿一掃而光,開始對未來有了憧憬。
要是其他的企業家被這麼一鬧,恐怕都不會再繼續聘用他們。
但沈曼不一樣,她明白這些人下崗會意味著什麼。
所以,能幫一把是一把。
不僅是幫這些工人,也是為了吉城未來的經濟發展。
只要人才不流失,企業才能發展下去。
大家站起來熱烈的鼓掌,只要能多賺錢,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攢點錢不就得了?
看到大家都被說服了,文昌章心裡的石頭算是落下來了。
其實他心裡清楚,只要沈曼他們願意來安撫工人,事情肯定會得以解決。
不過都已經交給自己了,所以才想著試試能不能解決。
結果顯而易見,他解決不了。
結束以後,沈曼跟著他一起去了辦公室。
秘書倒了茶水以後,便出去了。
“沈老闆,謝謝你能在百忙之中過來看看。”文昌章由衷的感謝。
聞言沈曼笑著說道:“這是什麼話?只要工人不鬧,我這不也是能為了順利工作。”
“既然工人問題已經解決了,那麼建設問題也盡快開展吧。除了辦公樓以外,所有的廠房全部推到重建,這段時間只能停工。”
文昌章回道:“這個我會安排的,年底能完工嗎?”
“當然可以了。”沈曼微笑著端起茶杯,“只要錢到位,過了年就開工了。”
“文廠長你放心,我也著急開工,不過技術工還需要再找。”
原來的技術工都被調離崗位了,畢竟相比賺的多一些,他們更希望有保障。
這種情況很正常,她勉強不來。
文昌章聽到這話,猶豫片刻道:“其實這次廠裡退休了兩個技術工,都是剛滿五十週歲的,他們技術很好,我想如果可以,應該能應聘到。”
“但是他們年紀在這了,我怕你不願意接受。”
五十歲了,再幹也就是幾年而已。
“那你問問吧,待遇方面對比原來給他們的底薪增加每月二十塊錢,福利待遇這個定不下來,先不要承諾了。”沈曼覺得可以用。
有了這句話,文昌章就好辦了。
讓他感慨的是,現在的民營企業家真的有錢,輕輕鬆鬆拿出來兩百萬不說,還能拿出來更多的錢建設新廠,用人方面更是大方給薪資。
目送沈曼離開,他趕緊去打電話。
這件事他得辦好,心裡更清楚,技術工對腳踏車廠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