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沉吟半晌:“你說得也有些道理……孤欲遣散後宮,諸位以為如何啊?”
回來神來的禦史隱約察覺到,不是同僚膽大,乃是風向有變化。
阿嬌永遠是慢一步知道訊息的,直到董君送來幾位女使,她才曉得宮中預備逐批放出宮人。她面前的女使是第一批,足有一千多人。
宮中其實有兩次遣散宮人的經驗,經辦放歸之事可謂有條不紊。
阿嬌聽一位女使言語。家中親族俱在的,可以帶著一筆遣散費歸家。宮人情願嫁人的話,離宮的時候會有專人保媒拉纖。毫無依靠的,如幾位女使一般,也可以再尋良善的主家為婢。
見過世面的宮人,長安權貴都是爭著搶著要的。
哪怕貪花好色之徒,一時之間也不敢打宮人們的主意。
皇帝為避免高官顯貴們效仿他後宮佳麗三千,廣納美人,破壞國中男女的正常比例,都願意遣散後宮,誰敢不從?
阿嬌感嘆:現在的劉徹正處於個人威望的頂峰。從前的敵人早已在他露出爪牙的時候,化身為一群瑟瑟發抖的小綿羊,甘願跪拜在地,仰而視之。
物極必反。
按照歷史的脈絡,王朝將要走下坡路了。
幾個新侍女的到來,讓長門宮煥發活力。
阿嬌聽到外面庭院裡笑鬧的聲音,讓程安坐在一旁,有些歉疚地說:“都怪我耽擱你們,本來親事都定好的,哪曉得在長門耽擱這麼些年。”
不管是哪一世的阿嬌,都不喜歡用陌生人。
上一世,程安跟在阿嬌身邊,二十歲的時候就聘人家成親了。不過成親之後,她依舊在阿嬌身邊伺候著,青君也一樣。那會程安還玩笑著說:“您說的女子要有……事業……對吧?伺候好您就是我畢生所願了。”
這一生,阿嬌也早早替身邊的宮人們選好人家。
春夏秋冬幾個宮女,倒是早早的出宮嫁人。後來阿嬌落難,有跟著一起進長門宮的,也有還沒返宮能在長安好好過日子的。可惜程安和青君一直脫不開身……阿嬌在宮中的處境一直不好,的確也離不開兩人。
這麼一耽擱,就到如今了。
程安:“嫁人出宮不進長門,未必就好。你還記得夏荷吧?她倒是沒進長門宮。可失去您的庇護,嫁的郎君並不把她當一回事。家中稍有薄財便納妾娶小婦,在外風流不盡,她又要侍候婆母,還要照顧妾生的孩子,幾年裡就熬出一身的操勞病。這難道就好嗎?我在長門宮裡,稍微做一點重活,您就憐惜我。這兒雖偏僻寂寞一些,但也有吃有喝,並不缺少禦寒的衣物,擋風的屋子,我很知足。”
打從伺候阿嬌的第一日起,程安就知道:她這一輩子,將會靠著阿嬌過活,而不是靠什麼虛無縹緲的男人。
青君端在一盞熱奶,遞給阿嬌。
“董君派來傳話的人說,侯爺可以搬出別院回侯府了。”
阿嬌慢慢喝光熱奶,才道:“我們回長安一趟。”
歇駕車又穩又快。不多時,阿嬌來到堂邑侯府。這裡對她來說,不管哪一世都是陌生的所在。進府之後,她先去見長嫂竇氏。沒想到竇氏一見到她,眼淚就撲簌簌地落下來。
竇氏一直都是一個性格剛強的女性,嫁到侯府之前,她就知道丈夫是個什麼樣的人,但凡陳須有一點可取之處,親事輪不到她。因此,嫁到侯府之後,丈夫日日在外偷香竊玉,她一點都不失望,也沒為此流過一滴眼淚。
她在孃家的時候,看似受全族的重視,精心培養著長大。外人卻不知曉,一度連好好活著,對她來說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什麼精明能幹、八面玲瓏的名聲,都是她死命掙來的。
一進門,她就只顧著把一切能抓到手的東西牢牢抓住。
漸漸的,整個侯府都被她管住了。
竇氏的奶孃勸她:“姑娘,你得留點餘地。不能讓大公子想在賬上支一兩銀子,都要經過你的允許。他是你的頂樑柱,要是不肯撐著你,你會像房子坍塌一樣失去所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