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兄爭産倒是有可能,娘親愛孩子但總是不能一碗水端平。若是給大兄的太多,留給二兄的太少,二兄為爭一口氣也是要鬧起來的——兩個人的關系從小到大都很壞,沒有阿嬌壓著的話,見面一定吵架。
可若說二兄犯□□罪……根本不可能好嘛!二兄容貌英俊,可惜多長一張嘴,全天下能受得了他的唯有公主梨一人。縱觀三生三世,兩個人每一回都結成愛侶。第一世,沒有青梅竹馬的情誼,僅是冰冷的政治聯姻 ,兩個人依舊在婚後成為愛侶。公主梨過門五年多隻生下一個女兒,二兄一句責備的話都沒有,更沒有納妾、沒有找小老婆。
第二世,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兩個人的感情更好了!
這一世,阿嬌被廢居住在長門宮中,處境很是悽涼。二兄夫妻倆只要來長安,一定會到長門探望她。兩個閨中密友沒有間斷通訊,阿嬌能知道公主梨的生活近況。真是無一處不好!夫妻倆年歲越長,情誼越濃。
呵呵,二兄去哪裡犯□□罪過?
董偃略顯激動地道:“陛下很是寬慰了侯爺一番,還做主把王不丕的妾室放歸良籍,送給侯爺。他是很厭惡王不丕身具怪癖,欺辱女子,認為侯爺仁義。哎!怪不得王不丕把好好的一個妾,安置在偏遠的別院裡,原來是為避人耳目啊。”
他說完反應過來,這些話在阿嬌面前說不大合適。
畢竟不是什麼雅事。
“我派人把發生的事情告訴侯夫人,等侯夫人趕到別院,這才離開的。翁主不要擔心,最好等風聲平息,侯爺挪回堂邑侯府再去探望。”
阿嬌一聽就明白,劉徹沒有和董偃提起自己。
或許馬車的事真的是巧合?
董偃感嘆:“陛下真是明察秋毫。”
阿嬌微微蹙眉。
劉徹登基二十多年,對長安的掌控力度,到達一個偏遠別院裡寵姬的弟弟和前大舅哥發生沖突,他能知曉並及時趕到,一點都不奇怪。
他優待大兄而處置王不丕,或許有自己的理由。
阿嬌卻不相信,他沒有發現自己。
自己離開長門宮回到長安城的事情,劉徹肯定知曉了。他的態度令人尋味,似乎打算聽之任之,閉上一隻眼睛裝看不見。
太古怪了!他該勃然大怒的。這是違旨不遵的行徑,就算不當場揭穿阿嬌,事後也要加以斥訴。
難道這一世的劉徹也像上一輩子一樣,可以夢到前生嗎?
這一生,阿嬌是不願意再和劉徹有任何糾葛的。
她本也具備不再和劉徹有半點交集的條件!冷宮廢後、長門獨居,整整十五年的時光,劉徹早就忘記她了!她也老了!四十五歲的婦人有什麼可圖謀的?堂堂皇帝,身邊永遠不缺十多歲的鮮嫩少女。
阿嬌的打算是先請母親帶她到甘泉宮見敖神官。她有預感,這次找敖神官能獲得真相。雖然此時她熟悉的敖神官已經死去,新任的敖神官和她猶如陌生人。
可她就是有這樣的把握,和【神秘力量】帶來的啟示一樣,是一種直覺。
如果得到的答案是阿嬌想要的,她又能遠離長安,肯定是離劉徹越遠越好,避免有一天忽然被想起來,又卷進宮廷的漩渦。
怎樣才能離開長安呢?
偷偷地走肯定不行,要想出長安得有身份證明、路引。這個可以造假——用假的身份,可阿嬌不能一個人上路吧。此時可不是一張身份證走全國的現代,獨自一個女子出門會遇到的危險多到難以列舉。
阿嬌有一個較為靠譜的想法,就是等待公主梨和二兄回長安的時候,把她一起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