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的是阿嬌啊!
知子莫若母,王娡見劉徹不惜違逆生父,也要得到阿嬌,以至無法忍耐些許時日,就知道他不可能退卻半步。
王娡始終覺得,不管多麼勇武英明的男兒都會被美色傾倒,做出不智的舉動。
劉徹喜愛阿嬌,有什麼可奇怪的呢?
王娡不僅很早就有所察覺,還被劉徹慎重的請求:娘親一定要成全兒子的念想!沒有阿嬌相伴,兒子縱然坐擁江山又有什麼意趣呢?
呵呵!一個女子哪能和江山相比,不過是因為太子坐擁半壁江山,所以看待沒能碰到半根指頭的美人,才愈加的痴迷罷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不要去勸說一個倔強的兒子,慈愛的母親更該成全他的妄念。
比起一個心硬如鐵的帝王,王娡更希望即將登上大位的是一名感情充沛的君王,故而,不僅不會去泯滅他的愛情,還要給予一定的支援。
王娡是想要做一個慈母的!
正因為她是慈母……這麼多年以來,劉徹不曾忤逆過她。每當她有所求,都能盡力的達成……比起丈夫,王娡自兒子處得到的榮耀和權利更多。兒子令她安心,而需要她彎著腰、親力親為伺候的帝王,卻令她恐懼。
自從王娡嫁給劉啟,便一刻不曾停歇過探究丈夫的內心,能扶持唯一的兒子做太子,她為皇後,足以見得一直以來的努力頗有成效。在王娡的心裡,劉啟既是狡猾的狐貍,也是兇猛的老虎。這讓她即使當上皇後,也沒有絲毫放鬆,反而更加小心的揣摩著劉啟的一言一行。
劉啟還未察覺到自身的老邁時,她先一步生出擔憂:牙齒松動的猛獸會不會忌憚正值壯年的兒子呢?
具備如此高瞻遠矚,王娡不敢露出一點驕橫和傲慢,就連一個微不足道的宮人,她也能以禮相待。不穿華服,不吃珍味,剋制本性,為的是獲得更大的利益。
王娡聰慧,知曉她的尊貴,必須靠兒子來獲得啊!
只有上天知道,她有多麼期盼能成為竇太後一樣的婦人。
劉啟上回昏迷時,她面上擔憂,心中竊喜不已,卻又得到一個隱秘的訊息:天子還能活一年半,三五百個日夜。
這個時候,太子和陛下起沖突是不明智的。王娡不能勸太子,又意識到無法相勸陛下:陛下要是清醒,絕不會為寵愛的女兒,罔顧天下局勢……可陛下糊塗啦!他有一次竟拉著自己的手叫阿母……偏偏糊塗的天子還能死死壓制太子……大漢畢竟是以孝治理天下!很難說父子倆不會因阿嬌産生分歧,鬧到動搖儲位的地步。
她隱忍多年,怎能為他人做嫁衣?
王娡重新回到溫室殿裡,正在給皇帝熬藥的內侍站起來沖著她行禮。
“這裡有我在,你退出去吧。”
內侍不肯,卻被王皇後左右之人捂住口鼻。
當藥爐前只剩下王娡一人,她是下定決心就不會有絲毫猶豫的人。雖然渾身顫抖,卻能將一旁鬥櫃中的三包藥充做一包,齊齊倒進藥罐之中。
劉啟喝下這一碗藥的時候,對王娡說:“今日的藥,格外的苦澀。”
王娡臉上掛著一如往常的溫柔笑容,“那陛下吃顆蜜餞甜甜嘴吧。”
半夜的時候,劉啟腹痛難忍,他拉住不願離去、守在床榻旁的王娡的手臂,聲音細微到幾乎聽不見。
“宣太醫給孤瞧病。這樣的症狀,是以前沒有的……孤很可能是中毒了。”他剛說完,猛然清醒過來,不可置信地看著王娡。
“你……”
王娡:“陛下何不同意太子娶阿嬌呢?”
“此乃你與太子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