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人問,“派誰去打啊?”
劉徹:“程不識、李廣……”他一口氣點出十幾個名字,然後看向周希光:“素聞郎中令熟讀兵法,武藝超群,曾作過一首明志之賦,誓要驅逐匈奴。爾可敢一戰?”
周希光看到萬名請願書的一刻,就不會再拒絕。
他是朝廷的武官。武者,保家衛國乃是天職,難道還能推脫嗎?
因此,周希光朗聲道:“下官敢戰!”
竇太後知道訊息的時候,大司農和少府已經開始籌備糧草。不是訊息傳來太慢,而是父子倆定下反擊匈奴之策的速度太快。快得好像早有準備,只是瞞著她而已。她馬上派人去查,然後查到:一名老嫗帶著萬民請願的血書,不遠千裡來到長安城,引出滿朝文武皆生血性,要與匈奴一搏。
“這老嫗分明是兔子,她一出來,鷹就跟著出來了。”
竇太後:“太子沉著穩重,行事高明……若非天降雷電是人力不可籌謀之事,我都要以為這是他計劃的一環了!但能抓住機會,逆轉形勢,倒更顯難得。哎!沒鬧此一出之前,我完全沒看出來他想要更改治國之策。”
方姑姑看出老太太是贊賞居多,接嘴道:“最後,還真讓殿下辦成了。”
竇太後:“敖神官曾言——大兵之後,必有大疫,大疫之後,更有大荒。若不是阿嬌多年以來的‘發明’,令國強民富。皇帝和太子政見無分歧,朝廷集權頗有成效,我老人家是不贊成的打仗的,怕苦百姓啊。”
方姑姑深知竇太後的擔憂,忙話鋒一轉道:“真讓小周大人上戰場嗎?”
竇太後:“這有何不可!”
她的兄弟年輕是也是上過戰場的。
“再說,周若華是很好的為將人選……”
皇室親族為將,很能安定軍心。
阿嬌也是一樣的話——“這有何不可!”
戰場上刀劍無眼,阿嬌肯定會擔心周希光,不擔心就不正常了。
她聽過寥寥數語道盡的老嫗的一生,就知道周希光一定會上戰場。責任之重,重逾性命。
其實上一世,阿嬌就看出周希光有匹夫之心,願為天下興亡而戰。不然,他幹嘛從小練武呢?若非身體受刑,周希光同瘋熊一戰,就算打不贏,也不會受傷至死。
他肯定打不過何十九。
天下單打獨鬥能勝何十九的,阿嬌還沒見過。
但周希光也絕不弱,他於兵法上很有造詣,同不敗將軍程不識雖無師徒之名,但有師徒之實。身為枕邊之人,阿嬌知道,周希光的志向是什麼——有些事情,總得有人去做。
阿嬌只有一句話:“你一定要平安回來。”
周希光身穿軍甲,抱拳道:“喏!”
大軍離開之後,阿嬌夜裡常不能安睡。
程安沒過幾天就發現她白日裡精神萎靡,心中猜測到原因,便把小圓抱到正屋裡,和娘一起睡。
小圓被奶孃帶得很好,作息時間規律。
阿嬌夜裡看著小圓睡得冒鼻涕泡,莫名睡意上湧。睡好一覺之後,她就不再失眠。這時候家書傳回來。嗯,周希光把軍旅生活描寫得很詳細,隨信有一篇小賦。大意是遠離長安,日日都在思念我的妻子。夜裡抬起頭,皎潔的月亮裡好像有一個美人在跳舞,她長得非常像我的妻子啊。
這體驗好新奇哦!
阿嬌輕拍發熱的臉頰,她有一種新婚時才有的悸動……分開一回,她才發現自己對周希光的愛,比自己的以為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