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不,我覺得就你這機靈勁,比四五歲的孩子強太多了。
竇太後一直沒說話,用一大一小的閑聊配飯,用得很香。這會已經吃得差不多了。她對阿嬌說:“你舅舅難得有閑暇時間,你就陪伴他玩耍一陣吧。”
既然是外祖母開口,阿嬌勉強同意:“行叭。”
不過,被迫早早上學,讓還想瘋玩幾年的阿嬌很不樂意,一臉嚴肅地看著劉啟道:“舅舅,你這麼大的年紀,閑暇時只能和外甥女玩耍。你沒有同齡的好友嗎?”
劉啟:“……我有的。”
以及……我怎麼就年紀大了。不過這個和只有兩歲的小娃娃沒法較真。
阿嬌:“那你去找他們玩啊?”
劉啟還想著教阿嬌認字,或能解讀出牛皮小冊的內容呢。
自然只能沉默以對。
阿嬌用一雙落滿星辰的大眼睛真誠地看著舅舅,嘀咕道:“大人總愛撒謊……有就有,沒有就沒有,誠實地說出來不行嗎?我們做小孩的,又不會嘲笑你。”
盡管阿嬌限於身體的原因,說太長的一段話吐字不清帶著小奶音,常和她相處的劉啟還是聽懂了。
故而,劉啟:“……”
旁人不敢笑。
竇太後不懼皇帝的威儀,笑得快岔氣了。
直到阿嬌三歲半,才剛讀完《蒼頡篇》。這部書為識字課本,內有五十五篇,足以涵蓋大部分的常用字。這進度看著挺慢,實則足夠快了。要知道,小皇子們一般是虛歲八歲時,才會進學。
那之前,皇子的母親們或多或少都會想辦法給孩子啟蒙。進學的時候,也不過是剛讀完《蒼頡篇》罷了。
學裡還會教一遍《蒼頡篇》。
哪個階段該學什麼,阿嬌知道得很清楚。
這個歲數學完《蒼頡篇》,絕對是早教、或者早早教的範疇了。
這個歲數,阿嬌終於不用只吃清淡、原生態的宮廷版“嬰兒輔食”,只要不過量,什麼都可以吃一點。
大舅舅再讓阿嬌看牛皮冊子,她就開口說說:上面的字,我認識了。
劉啟很激動啊,問阿嬌:你念給我聽。
天知道他百忙之中抽出空給外甥女啟蒙,有多麼的耗時耗力。阿嬌很聰明沒錯,可小孩子學東西是要和玩耍相結合的,他跟一個兩歲的孩子講什麼“天下皇帝最大,你要聽話”,也要小孩子聽得懂啊。
這導致劉啟和外甥女的感情越來越深——付出太多了!而且阿嬌的確是又聰明又孝順還伶俐可愛。他偶爾暗暗想著:合該是他的女兒,怎麼是外甥女呢?
阿嬌磕磕巴巴,念出一篇醃菜的食譜。以蕪菁為原料,也就是現代俗稱的大頭菜。採收之後,洗淨切成粗細均勻的長條狀,加入幹花椒、適量的鹽醃製一整天,再倒掉澀口的水,碼放放在竹籃中壓上重物。
兩日左右,水分瀝幹,取出晾曬一日,放進密封的甕中存放。
隨時想吃,取出一點就行,可以儲存很久。
劉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