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你老人家是第四個說要給我出氣的人了。我怎麼越來越像在外面被欺負,回家挨個跟家長告狀的小學生。
……不對,她沒被欺負啊!
她只是看不慣劉端,又拿他沒辦法而已。
最多把人打一頓!
劉端是該死,可真讓她把人活活打死……她下不去手。
話說阿嬌知道的劉端,雖然多次觸犯法令,用各種辦法整治朝廷派去封國的高官,甚至直接毒死他們。但都沒被殺死,只是封國的面積被削掉一些而已。
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他壽終正寢活到五十八歲。
這在古代絕對算得上高壽了。
阿嬌想著:老太太為自己出氣,大約也不會真把劉端怎麼樣。
論起血緣關系,劉端和阿嬌差不多。一個孫子,一個外孫女……在此時人們的認知裡,孫子可比外孫女的親緣關系近得多。
阿嬌有一點好,不為還窺不見未來發展的事憂心。
太皇太後是特地為阿嬌空出的一點時間,又要忙著去前面見人。阿嬌沒什麼事,決定為老太太分擔一點。
身為皇後,老太太有些抹不開面要見的某某家主母、老夫人全部交給她,再合適不過。
阿嬌一直留在長信宮吃過午膳和晚膳,披著月光回到椒房殿。
劉徹沒來……嗯,又是一件喜事。
……
天氣漸漸轉涼,劉徹早已搬出清涼殿,歇在溫室殿中。明日大朝之上,會有他安排好的官員出來彈劾膠西王劉端。
劉端在來到長安的路途中,殘忍虐殺十餘人,埋屍荒野。
對一郡太守無禮,打傷其佐官。
然而劉徹沒有想到,大朝之上,竟出現滿朝公卿大臣一同請求降罪劉端的情況。一口氣拿出確切證據的就有七八人,包括之前彈劾趙綰、王臧的莊青翟在內都傻眼了。咦!怎麼跟我一起站出來的還有皇帝的人?以及明顯是王太後一系的張央——這人是武安侯田蚡的親信。
田蚡身上太尉的職務雖被罷免,但很多看重他國舅爺身份的人投靠他麾下。
這就罷了!怎麼還有竇太主的人?
咦……這個彈劾膠西王打傷朝廷官員的不是陛下任用的一位儒生嗎?
朝廷官員們面面相覷。
他們不會覺得,今日之事是四個家長不約而同的為受委屈的皇後出氣,而是透過巧合的假象,自認為看到事情的本質:陛下和太皇太後真的和好了!
劉徹則有些傻眼,他原本只打算懲罰一下劉端,結果事情鬧大不好收場了。
誰啊?挖得太深啦!
劉端十幾歲無故屠宰耕牛的事也能挖出來???
現在擺在他面前的是劉端十惡不赦的罪狀,總不能輕輕放過。
劉徹轉身問:“奶奶,這該如何處理?”
垂簾聽政的太皇太後輕咳一聲,等下面的議論停止,蒼老的聲音才響起——“著人,將膠西王劉端暫押廷尉詔獄,嚴格審訊。”
作者有話要說: 劉端:寡人只有一句話想勸諸位,溺愛孩子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