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兩個人一起跳過這個話題,各忙各的。
劉徹去東配殿看奏疏,琢磨怎麼實現“懲治劉端為阿嬌出氣”的承諾。
阿嬌則琢磨晚膳吃什麼。
思索每一頓吃什麼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證明胃口好對美食有期待,不過她今日本來可以在長公主府待到宮門下鑰的。在外面玩的時間總是很短暫,上班的每一刻都如學渣度過臨近放學前的十五分鐘。
本來定好明天吃牛尾湯鍋的,不如晚上吃好了。
牛尾用葡萄酒焗最得阿嬌的喜歡,不過敖神官沒把葡萄弄出來造福善飲人士,只能等張騫出使西域。
張騫什麼時候離開呢?
等等,這個世界有張騫嗎?就算有的話,劉徹一定會生出派人去西域的想法嗎?朝廷裡的事,阿嬌不會詢問劉徹。要是張騫籍籍無名,他沒準還奇怪阿嬌怎麼聽說對方的。
再說有葡萄酒沒有番茄和洋蔥也做不成一鍋好湯。
算了,原湯牛尾也很好吃。
晚膳時分,劉徹剛走出東配殿來到庭院裡,就聞到一股葷香。宮女秋菊本欲出去請皇帝,沒想到剛打起幔帳就見著劉徹的身影,忙行禮道:“主子請陛下到外堂用膳。”
劉徹先看到的是白煙滾滾,食案上擺的染器……不,該叫爐子,不過是小一號的爐子。炭火燒得旺,上面架著的敞口陶鍋裡白生生的湯汁咕嚕嚕作響。
阿嬌早就坐下,撥弄著放在爐子旁邊的一籃子青菜。
整個食案擺得滿滿當當,有生的牛肉片,米黃色的似乎是牛筋,還有雞肉丸子,各種蘑菇一盤子,還有細細的拉麵。
劉徹笑著坐下,“這是什麼?”
兩人的食案相對,白煙滾滾,阿嬌抬眼,見劉徹的面容有些模糊:“這吃法叫‘湯鍋’,燉的是蘿蔔牛尾骨。丸子、蘑菇之類生的都是配菜,一會要放進鍋裡煮的。”
劉徹舉起一碟子油酥花生米問:“它也要煮嗎?”
阿嬌呵呵一笑:“花生米是給您配酒的。”
其實是阿嬌自己想喝一點。只要不喝醉,偶爾喝到微醺的狀態會給人帶來愉悅。
她喝的是果子釀,入口清甜,回味微酸。一點酒味都沒有,一不小心容易喝醉,它後勁還蠻大的。
牛尾去皮,剁成大塊。先焯水,再用牛油煎得兩面金黃,添水燉煮。水沸,丟兩三顆幹花椒進去。小火慢燉一個時辰,燉到牛尾酥而不爛。
奶白色的脂肪和深紅色的肉形成鮮明對比,煞是好看。
阿嬌覺得牛尾巴一直甩來甩去,似乎是用以驅趕蚊蟲來著……總之,這個部位的活動量很大。為啥說跑山雞比沒出過籠子的肉雞好吃,不就是多活動肉緊致嗎?
原湯還沒燙菜,一定要先喝一碗。
阿嬌吃東西的時候是不喜歡說話的,還會因為吃得太認真而忽略周圍的人。
劉徹知道她的習慣,讓侍膳宮女舀一碗湯慢慢喝光。頓時覺得五髒六腑全熱起來,額頭上冒出細汗。
這邊的侍膳宮女撈出一塊大牛尾骨,仔細地把牛尾肉一點點剝下來。對面,阿嬌已經上手直接啃了。
劉徹:“……”
他面上露出笑容,一直壓抑著的、有些煩悶的心情莫名好起來。
“你下去吧。”
侍膳宮女磕頭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