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人多亂得很,你就在後邊的閣樓裡吃酒賞花,別到前面來。我讓你哥哥嫂子陪著你,你要見什麼人只管叫進去。”
陳須黝黑的臉上露出一個憨直的笑容:“我去廚下看看青菜燙好沒有。”
阿嬌:“……”
竇太主:“……”
對的,他打算拿自己種的青菜在席上顯擺一番。
阿嬌不明白,這有什麼值得驕傲之處嗎?她不用別人領路,帶著宮女、宿衛往後面去。
閣樓一共有三層,閣頂立著一尊仙鶴像。阿嬌以前常常在裡面玩,站在三樓的窗前,地勢高能看清前面樹下的情景。赴宴賞菊之人,盡收眼底。
隆慮公主早已帶著女兒在門前等候阿嬌了。
這位公主的婚姻和阿嬌性質差不多,都帶著濃濃的有竇太主手筆的政治風味。她是劉徹一母同胞的姐姐,王太後的三個女兒之一。因為阿嬌的二兄封地為隆慮,她成親之後也被稱為隆慮公主。
實際上,她小名單單一個“梨”字。
兩人歲數相當,既是表姐妹又是手帕交。阿嬌以前都直呼其名,現在得叫一聲二嫂。兩人拉著手一起上三樓,屏退身邊的人,只留下隆慮公主五歲半的獨女。
“我是許久未見你,聽說你生過一場大病?”
隆慮公主性格溫柔到與世無爭,不然沒辦法和一根筋的阿嬌做朋友。她得知長安傳來的訊息,已是一兩月過去,想來阿嬌的病早好了。
她輾轉反側,最後沒在來往的信件中提起。
阿嬌翻白眼:“不是生病,我跟你弟弟鬧起來,太過失格把頭摔破了。”她拉著隆慮公主的手,去觸碰藏在烏發下的疤痕。
隆慮公主嚇一跳。
“你倆小時候就愛打鬧,偏偏湊成一對。”她壓低聲音,湊到阿嬌耳邊小聲說:“現在不比從前,徹兒是皇帝……你啊,不能只把他當丈夫。”
這是知心話。
阿嬌:“你放心,我早明白過來了。”
隆慮公主見她說起劉徹淡淡的,不像從前一般眼睛亮晶晶的像夜裡的星星全落在裡面,心裡又喜又憂。喜的是她能看開,憂的是她肯定撞過南牆。
哎!只憑阿嬌腦後的傷口,她就知道長安城一直不平靜。
兩人轉而說起衣裳,隆慮公主問阿嬌身上穿的是不是長安時興的樣式,真好看!你怎麼不把圖樣隨信送來,我啟程來長安之前也好趕制一兩件出出風頭。
阿嬌表示:新衣服,第一回 穿。你要喜歡,尺寸給我、送你兩套。
隆慮公主的女兒是個怯生生的小姑娘,安安靜靜聽兩人說話,眼睛很大特別漂亮。
阿嬌把她抱在膝蓋上,喂她吃點心——白糖糕。大米漿發酵,本該加入白糖蒸熟,但阿嬌還沒把白糖弄出來,只有冰糖。蒸出來一樣的雪白剔透,切成大塊稍碰一下會輕輕顫動。聞著微酸泛甜,咬一口能看到蜂窩狀的氣孔。細細咀嚼,q彈帶韌勁又不粘牙,大米發酵過的特殊口感解膩刺激食慾。
阿嬌拿它當早餐,一連吃五六塊還覺得不足。
送到老太太處的點心,阿嬌也會往長公主府送一份。長公主並不貪口腹之慾,沒覺得多好吃,但認為用來待客很不錯。
阿嬌其實不喜歡小孩,但閨蜜生的又是另一種生物。
不一會,大嫂竇氏領著兩子一女來了。
大兄陳須的婚姻嘛,他娶的是竇氏一族悉心培養的女兒,精明能幹,管事一把抓。溝通內外,孝敬父母什麼的都是基本素養,最絕的是容貌美豔,八面玲瓏。
可惜嫁給陳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