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八件做好的第一套直接送到膳房,元庖人肯定知道怎麼用。
阿嬌:“那讓他拿我的腰牌去吧。”
宮裡進出不易,宮僕哪怕只過一道門都有嚴格的審查,沒腰牌不會放行。
一夜無夢。
一大清早,阿嬌不用程安叫便起床洗漱。外面天剛矇矇亮,她放棄晨練,穿上尚衣司送來的新衣。寬袖、外罩一層柔軟的薄紗,給人一種輕盈、飄逸之感。為襯新衣,梳頭宮女煩惱的在妝匣裡翻找許久都沒找出合適的首飾。
時間還早,阿嬌笑盈盈開庫房讓她挑。
梳頭宮女找出一套粉色的珍珠頭飾。這什麼時候進庫房的?真好看,但阿嬌沒印象了。查檔一看,竟然是劉寄五年前送給阿嬌的生辰禮。那時候的阿嬌剛成為太子妃,收到的禮太多大半沒有過目便直接入庫了。
不過,當時就算看過。這麼多年過去,她也不會記得。
梳頭宮女:“主子,這套釵能用嗎?”
阿嬌點頭,她也覺得淡粉色的珍珠很漂亮。
“這個箱子裡裝的什麼?”
阿嬌指著旁邊木架上刷著紫漆的一口大箱子問,她猜裡面多半是貴重之物。
青君只是眼神一掃,便心中有數道:“裡頭裝的書簡,全是孤本。有一些是您早年間陸續尋得的,更有一小半是知道您對這些感興趣送到咱們府裡的。”庫房的鑰匙歸青君管,她對裡面有什麼東西、都是什麼來歷一清二楚。
阿嬌對此有點印象。
大概十四五歲的時候,她是對志怪劄記有過一段時間的興致。其實並非要尋珍貴的孤本,她只是好奇不夠正統的、小眾的閑書都寫些什麼。
青君見阿嬌感興趣,便將箱子開啟。
不管是箱子外頭還是裡頭都是沒有一點灰塵的,書冊也是年年都至少會拿出來曬一次。阿嬌在裡面隨手一翻,找到一冊《敖墨學》,作者無名氏。沒寫書名由來,裡頭一則故事約一百字上下。最多的達兩百字,最少的只有四十幾個字。
其中有講名山河流藏著鬼神的。
有講山村野漢力大無窮可以舉起銅鼎的。
還有講騙術原理的,比如隔空取物其實是袖有乾坤,血肉之軀下油鍋,其實是鍋內加有別的東西,看著油滾燙冒煙傷不了人。
“咦?”
阿嬌翻到一則,講的正是胡粉有毒不宜用來上妝。這本書她以前肯定沒看過,否則早做實驗了。雖然阿嬌覺得以前的自己身中愛情的毒,為劉徹痴、為劉徹狂、為劉徹哐哐撞大牆特別的傻妞,但在人情世故以外卻是聰明的。
太皇太後一點也不奇怪阿嬌知曉胡粉有毒,為什麼?因為她在奇奇怪怪的事情上,求知慾總是過分旺盛。
她十幾歲的時候還根據看過的一些書做出過傳聲筒,就是電話機最初的原型。經過幾次改進後在宮中屬於常備之物,甚至流傳到宮外。
後世人人都知道原理,孩童時期甚至手工作業都有可能是傳聲筒的現代,不覺得它稀奇。可擱在漢朝,還鬧出過一件笑話。某列侯的小妾和花匠偷情,借用傳聲筒溝通內外,說悄悄話、還唱情歌、約定會見的時間什麼的。結果列侯來找小妾的時候,陰差陽錯聽到傳聲筒裡有男子叫他心肝寶貝蛋。
列侯大怒,氣到喪失理智,提著柺棍追打小妾,一直追到大街上。
……好幾百人圍著看熱鬧。
綜上所述。
皇後忽然對吃食感興趣且迅速精於此道,有什麼奇怪的嗎?沒有!連最精明的老太太都半點不覺得違和。
“主子,”程安見阿嬌捧著書看得津津有味,連忙道:“咱們今天要出宮,再耽擱下去時辰太晚。您不是說要去西市逛一圈嗎?再繞路去公主府倒是趕得上開宴,但您要帶出去的一簍螃蟹肯定來不及上鍋了。”
比起一本書,自然是出宮去更有吸引力。
畢竟書什麼時候都能看,但錯過出宮的熱鬧下一回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她把書交給一旁站著的宮女春鵑:“放在我床頭,我回來要看。”
春鵑應諾,轉身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