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仙殿前闕高二十餘丈,有、浮雕銅鳳凰迎風而立。外殿臺階皆為白玉鑄造,殿內有面目模糊的仙人銅像手持拂塵,眺望遠方。據說,仙人像是照著第一代敖神官的模樣鑄造而成,故而太皇太後進殿也要上香祭拜,以示尊重。
每年立夏之後,神仙殿都會舉行祭祀之禮。這種重大的日子,皇帝自然也要到場。
劉徹身穿黑色繡金龍禮服,眉眼藏在若幹珠玉串成的冕旒之後。只見他大步上前,扶著太皇太後的胳膊。阿嬌默默鬆手落座,沒興趣和劉徹一左一右扶著老太太表演夫妻恩愛。
席間一片和樂。
侍膳宮女伺候老太太用蛋羹,劉徹湊趣般問:“這莫不是染色的嫩豆腐?”
“什麼嫩豆腐,它是用雞蛋蒸的羮。也只有咱們嬌嬌才能有如此奇思,想出諸如發酵蒸餅、烏梅煎之類的奇物……阿嬌……”
方姑姑道:“娘娘不勝酒力,出去透氣了。”
劉徹看向皇後的席位,那裡果然已經空了。
他似乎很久沒同阿嬌說過話了……自上回提劍夜闖椒房殿,已半月有餘……
念頭很快閃過,被前來敬酒的平陽公主驅散。
阿嬌其實是見勢不對,故意避開的。祭典上敖神官沒出現……記憶裡,敖神官的確不是年年都會出來,偶爾出來也只是略坐兩刻鐘便會離開。她不太記得現任敖神官的臉,對方好像二十幾歲來著。
阿嬌帶著程安慢慢走在青石小路上,避開神仙殿的熱鬧。這是一條捷徑通往蓬萊殿的捷徑,知道的人不多。只要穿過燈火通明的竹林,便能看到蓬萊殿的屋簷。
阿嬌敏銳地捕捉到“咔嚓”一聲輕響,“誰在那裡?”
發出聲音的方向沒有道路,但有數座高大的假山擋住視線。程安心中焦急,有心想勸阿嬌先離開再派人過來看看,卻見阿嬌已經撿起地上的一截枯枝,腳步輕盈地繞到假山後面。
程安咬咬牙跟過去。
沒人?
阿嬌視線下移,鎖定蹲在地上的一團黑影,伸手一抓。
“劉寄,怎麼是你?”
“阿嬌姐姐……”
劉寄下意識叫出從前常用的稱呼,回過神來,趕緊改口:“不,嫂嫂……皇後娘娘。”
先皇的第十二個兒子,劉徹的弟弟,膠東王劉寄。他現在應該在封國,諸侯王無召不得進長安。現在也不是八月,一年一度的王侯協助天子在宗廟獻祭美酒之時。
阿嬌見劉寄孤身在此左右無人,心中“咯噔”一聲,知道情況不對勁。
這小子遇到急事就犯傻,不心虛怎會見到她就躲。
“問你話呢!你怎麼在這?”
“小聲些!嫂嫂,小聲一點。”劉寄眼珠子亂轉,就是不敢與阿嬌對視。
“太皇太後召我來的。”
阿嬌滿臉狐疑之色,但她也知道劉寄素來膽小,不敢拿大事撒謊。
“你跟我來。”
阿嬌對程安使眼色,讓程安在前頭開路,避著人把劉寄帶進蓬萊殿東配殿,幾番逼問之下。劉寄沒奈何,求阿嬌不管聽到什麼都要為他保密。等阿嬌答應下來,他才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說了。
大約七八天前,劉寄收到一名從長安來到膠東的宮人帶來的口信。太皇太後要在甘泉宮見他一面,令他秘密前來,避人耳目。
阿嬌蹙眉:“她說你就信嗎?”
“我認識那個宮人,她確實是太皇太後身邊的人。”
“你不知道近日宮裡放歸過好幾批宮人嗎?也許她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