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握著樹枝燒成的簡陋炭筆,往木板上寫了幾個字。
“紅江溝。”
端正的三個大字出現在黑板上,筆劃清晰、有力,筆鋒遒勁。
大隊長看見這字就點頭,他不懂啥字好,但眼前這三個字漂亮、利索,看著很順眼。
加上他本就對謝溫時印象不錯,後背坐直了些。
謝溫時語速平緩,不急不徐道:“這三個字是紅江溝,也就是我們大隊的名字,我先前對這個名字很感興趣,便詢問了隊裡的老人,給大家講一講關於這三個字的故事。”
“這個名字是十幾年前改的,這個紅表示我們的革命信念,江溝兩個字,是我們大隊的地形。”
“江和溝左邊都有三個點,是水的意思,表示了我們大隊有很多水源。”
“河溝是什麼形態的?彎彎繞繞,大家看,像不像溝字裡的這個小部件?”
謝溫時的炭筆在“溝”字上畫個圈,笑著掃視了圈底下的人。
大隊長暗暗點頭,側頭跟旁邊的大隊書記道:“還真沒錯,河溝就是彎彎繞繞的呢。”
“沒錯,”謝溫時頷首,“自然環境的字很多都和它們的樣子有關,不用死記硬背,我們可以理解著去記。”
簡單講了十分鐘,大隊長滿意地點點頭,跟身邊的人嘀咕了句。
“謝知青是不太一樣,講得有意思,不讓人打瞌睡。”
剛才有些人上來就講偏旁部首,滿口的理論知識,他們哪聽得進去啊。
謝溫時微微一笑,沒有說話,把位置讓給了下一位的宋雪潔。
他走出食堂門口,便被擠擠挨挨的鄉親們圍住了,誇個不停。
“我看謝知青就挺好,先講咱大隊的名字呢!”
“那什麼江啊河啊溝啊的還有意思,不像剛才那個李建文,一張嘴我就犯困。”
“謝知青,我們掃盲得認識多少個字兒啊?”
謝溫時已經做好了準備,淺笑著答道:“上面的要求是認識一千個常用字。”
有人“嗬”了一聲,“這麼多!”
謝溫時一邊同大家說著話,一邊離開人群,好不容易出來,突然聽到了熟悉的呼喚聲。
“謝溫時!”
聲音是壓低了的,彷彿就在頭頂。
他抬頭,就看見了站在樹上的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