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從小跟著奶奶長大,是奶奶的命。
家人決定暫時瞞著,瞞一段時間再說,怕老人聽到受不了,有個三長兩短,跟著走了。
今天,是英雄的頭七,也是老人的八十大壽。
一大早,按照農村的傳統,家人開始操辦壽宴。
怎麼解釋孫子為啥不來已經想好了,去首都出差,政府規定不能打手機,不過發來了賀壽簡訊。
大聲朗讀完畢,眾人生怕老太太懷疑,你一言我一語飛速岔開話題,什麼因為工作表現好,受到領導器重,以後肯定大有出息。
老太太看起來正常極了,老臉面帶自豪微笑。
八十歲,眼早花了,應該看不到他們眼裡的淚光。
當地風俗,八十屬於高壽,要辦流水席,全村人都來沾喜氣,從中午吃到晚上。
結果還沒天黑,老人說上廁所,暫時離席。
眾人等了好久,發現不對勁已經晚了,沒人看到她去了哪裡。
往生錄忠實紀錄下了一切。
老人有個那個年代特有的名字,叫招娣。
別看她八十歲了,可腿腳還年輕,活了一輩子的地方,熟悉大大小小角落,宛如只年邁但仍警惕的老貓,悄無聲息溜出村子。
招娣走到河邊,從懷裡掏出薄薄的黃表紙,還有個一次性打火機。
山間的風不懂尊老愛幼,吹亂她稀疏的白發。
黃表紙燃的快極了。
為了怕別人發現,她只帶了一刀,有點少,也不知道能不能打發小鬼,不過,孫子是英雄,閻王爺大人應該會照顧的吧。
招娣幹枯老眼盯著翩翩起舞的紙灰,等到完全飄散,她站起身,辨別了下方向,繼續走。
有個人,應該比她更傷心。
她得代替孫子去看看。
孫子談了個女朋友,高中同學,也算半個青梅竹馬,寧家村的,叫寧婷,給她看過照片,文文靜靜的,一看就是個好性格的姑娘。
這幾天裡,電臺,電視,幾乎全在報道英雄的事跡,頭七夜,無數市民前往商場門口祭奠。
而作為英雄的相鄰,瞭解的更多。
招娣剛進村,便有人認出了她,問清來意,抹抹眼淚,把她帶到村外路口。
寧婷在那裡燒紙呢。
兩個只見過彼此照片,彼此期待正式相見的女人,以這樣的方式,這樣的場合見面。
寧婷憔悴的彷彿幹旱季節裡的莊稼,當看到老太太,悲傷到幹枯的眼睛有了點生機,她蹲的太久,站起身才發現腳麻了,差點摔倒。
一隻手扶住了她。
那手,彷彿節沒多少生機的枯枝,幹瘦,卻堅硬的能撐起一片天。
似乎還傳來了某種失去的熟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