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半年的時間,在新的環境裡小彩靜慢慢的有了笑顏。
外公有空閑的時候,有人請他給做琴,什麼小提琴啦,古箏啦、揚琴啦、二胡之類的樂意,因為外公在樂器界很有些名氣,所以慕名而來求琴的人很多,彩靜看著自己幫著外公打磨音板啊,訂弦,擺碼呀,順便她也學會了那些樂器,只要外公做的樂器,她都能彈很好,學的最好的要數琵琶和古箏了。
外婆是個戲迷,喜歡越劇,在戲迷劇樂部還算個臺柱。外婆為了讓小彩靜多接觸人,便每次都帶著她。久而久之小彩靜也成了小票友,偶爾也會唱上一兩段。彩靜喜歡的戲曲不只是越劇,她還喜歡黃梅戲,還有京劇的表演,但唱腔還是更喜歡越劇和黃梅戲一些。
按彩靜的話說,越劇是唱人間悽美的愛情,黃梅戲是演天上的神仙眷侶,小彩靜常常拉著外公給她伴奏,唱越劇、黃梅戲。
外婆是個老教師,她總結了多年的教育經驗,加上小彩靜非常的聰明,她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把小學六年的課程全部教完。
小彩靜在這裡過的非常的開心快樂。
新家附近有個小村子,這裡的人家家戶戶都刺繡,村裡有個姓顧的老太太,她的刺繡技術可算是繡壇上曲指一數的。老太太有個孫女,與小彩靜非常要好,彩靜經常到她家去玩,便愛上了刺繡。就這樣,小彩靜到她家學刺繡,小女孩跟著外公學古箏,還一起報了舞蹈班。
最令彩靜開心的事,就是和小女孩一起去香雪海玩,這裡離香雪海不遠,每到冬季兩個小朋友就一起在梅樹下玩耍,畫梅繡梅。看著自己漸漸的忘卻了過去的傷痛,彩靜也為自己跟到慶幸,幸虧有外婆和外公疼愛自己,要不然自己早就沒命在這個世界上活了。
小彩靜八歲的時候,認識小朋友的表哥,他是個冰舞愛好者。小彩靜很崇拜他,說冰舞就向蝴蝶一樣飛舞,她太喜歡了。硬是纏著外婆讓她學冰舞,小彩靜的舞蹈天分很高,兩年學下來已經滑的很不錯的。
就在彩靜慶幸自己幸運的時候,惡運又開始跟著小彩靜轉,彩靜看到外公因為病魔而被折磨的死去活來,最後得出結果是,外公得了肝硬化,為了給外公治病,她們不得不回揚州,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還賣了老屋也沒有保住外公的命,彩靜十一歲那年,外公去逝了。
外婆忍著悲痛送小彩靜進了中學,因為家裡已經是付債累累了,外婆不得不重新出去工作。因為勞累過渡,外婆的心髒也出現了梗塞現象。懂事的彩靜從不讓外婆操心,從不要一件新鮮事物。小女孩愛吃的零食,她從不去問津。
彩靜就那樣看著年少的自己,為了生計苦與奔波在學校與打工中,至此,所有自己的記憶全部恢複了,她呆呆的看著自己的家,往事一幕幕重回眼前,
中學時,學校放假的時候,自己出去打工,什麼冷飲店,蛋糕店,她都幹過。最後在同學的介紹下,她找到了一個可以帶回家做的事,就是給外貿做繡活。從中學到高中,六年的中,別人都是引領新潮流,玩什麼p3、手機、電腦,自己卻是一邊學習,一邊接繡品,自己的也刺繡越來越精。
高中快畢業的時候,家裡的債務終於還的差不多了,可是外婆的身體卻越來越差了。為了能就近照顧外婆,自己報考大學只選擇省內的名校,16歲的自己考入了省名牌大學。
在高中時,大家都知道自己的事,所以同學們對自己雖然沒有向小時候那樣的欺負,但卻也避而遠之。自己也不在乎,依然樂觀自信的活著,積極的參加學校一切活動。高二的時候,班裡轉來一個女生,就是李薇。因為這是重點班,李薇一時跟不上進度,班裡的人都瞧不起她。只有自己跟她說話一起玩,幫助她。李薇是因為父母工作關系跟隨到揚州來的,經常因為父母不在家而到自己家裡蹭飯吃。加上她嘴又甜哄的外婆喜歡的不得了,兩人的關系也越來越好。連報考大學都是一樣的志願,並且如願的進了一所大學。
上大學後,自己更加刻苦勤奮,學習在系裡都是數一數二的,她選修了設計與民間藝術課題,她的刺繡技術也更加爐火純青,這兩年雖沒有在接繡活。但她卻加入了民間藝術刺繡團體,並參加了當年在巴拿馬召開的國際民間藝術品大寒。她的參選繡品《江山如此多嬌》,由於繡品大氣磅礴,繡藝精湛,獲得此次藝術大賽的金牌藝術作品,在大會上被一位新加坡華僑看中,並以一萬八千美金的高價買走。訊息傳來彩靜高興的差點都暈了過去。
最讓她高興的不是獲獎,而是有了這筆錢,就可以為外婆做心髒搭橋手術。聽說了這件事,李薇也為自己高興。因為她知道自己是怎麼過來的,記得剛拿到錢時,自己興奮的都無法平靜下來,拉著李薇到街上給外婆買了一件羊絨大衣,從裡到外的衣服全買最好的。這是她第一次給外婆買東西。以前掙的錢全貼補家用了,現在自己終於可以給外婆買禮物了。
可是好的事情永遠與自己無緣,還沒有等到自己放假回家,揚州醫院打來電話,外婆病危了。
記得自己連夜趕回到揚州時,外婆根本無法等到自己回來,早已經撒手人寰了。
自己連最後一面也沒能見上,受不了打擊的自己孤零零的昏到在醫院的太平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