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237章
時間匆匆過去,奕瑤在暢春園裡住習慣了也覺得還挺好的,暢春園的景色自然是不必說,皇家園林放在現在就是5a景區都比不過,景色優美、亭臺樓閣、小橋流水一樣不少,比冰冷威嚴的紫禁城裡更適合居住。
胤禛這兩年逐漸收攏皇權,他是有太上皇禪位的,自然也沒有人懷疑他得位不正,皇權的過渡順利得多。
她是皇上的親生額娘、聖母皇太後,現在說話做事也隨心所欲了許多。胤禛和烏拉那拉氏還有弘暉、弘昐他們時常出來請安,其他的太妃見了她更是恭敬、謙讓,她的退休生活簡直如魚得水,舒服的不能再舒服了。
“這是荔枝吧?每年從嶺南運來的荔枝數量都不多,太後娘娘這裡都有半框了,皇上可真是孝順!”宜太妃笑眯眯的說道,太上皇在位的時候也曾賞過後宮嬪妃荔枝,只是這玩意兒要要從嶺南運過來,且極不易儲存。別的水果像蘋果、橘子之類的放十天半個月都沒有不會壞,但是荔枝就不行。
唐代白居易就有提到過荔枝的嬌貴: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去。也就是說新鮮的荔枝和放了幾天的荔枝味道相差可遠了,為了保證荔枝的顏色和質量,一路上都是冰鎮著過來,光是沿途換冰塊的就耗費不少了。
康熙也是好名聲皇帝,況且還有唐明皇這個前車之鑒在前,他雖然愛荔枝的味道,但並不想讓任覺得他耽於享受。且念在運輸艱難,每年只讓人送幾框上來嘗嘗鮮,並不許臣下大肆上貢荔枝。
這玩意兒本來就少,即使是受寵的妃子也是一小碟並沒有多的。此時,看到奕瑤這裡竟然還半框荔枝,宜妃羨慕得緊,果然兒子登基了就是不一樣了。
“說得胤祺就不孝順一樣,本宮記得他這個月還送了許多外頭的新鮮物什進來給呢,”奕瑤招呼她們:“這也是皇上剛送來不久,皇上也是覺得本宮和諸位太妃經常小聚,這些是為我們準備的,諸位妹妹不要客氣,趕緊嘗嘗今年的荔枝味道如何,可是夠甜?!”
荔枝是本來就是稀罕之物,送到暢春園的奕瑤大概是有數的,怕是宮裡也沒留多少,大部分都送到暢春園了。幸好胤禛的嬪妃沒有多少,不像康熙一樣嬪妃眾多,否則這東西可怎麼分呀。
暢春園裡,康熙、太皇太後、佟佳氏和她這裡都有半框,其他太妃的份例也該是送到佟佳氏那裡去了,只是還沒有分下來,分量嘛,估計也不會超過一碟。
聽奕瑤提到胤祺,宜太妃不由的笑了,胤祺和他福晉都是孝順的,這個孩子自小就養在太皇太後的膝下,同她一向不太親近,可是老九出事了是他東奔西跑、細心打點,更是讓六福晉經常到暢春園來陪她說說話,有時也帶恆親王府的小阿哥、小格格進來哄她開心,這段時間她心裡的煩悶都消散了許多。
太上皇已經把老八和老九從宗人府大牢裡放出來了,雖然兩人的結局也如前太子和胤褆一樣,終身被圈禁在府裡了,可好歹是保住了性命,這比什麼都強。
宜太妃始終記得當初是奕瑤去向太上皇求情後,才下了懿旨讓太醫到宗人府去醫治老九,才能撿回一條命。據看病回來的太醫說,老九當時的病情極其兇險,要是他去晚一些怕是有性命之憂。
知道這這些事情後,宜太妃心有餘悸,她差點就失去小兒子了!為此她更感激奕瑤了,在暢春園的時間是見天的跑到她的壽萱春永殿來,比宣妃和敏妃她們來得都要勤快,真是讓奕瑤哭笑不得。不過退休生活煩悶,有她們陪著也是不錯的。
宣太妃同奕瑤是不客氣的,她看著桌上紅通通的荔枝甚至喜愛,拿起一個剝開一層紅色的外衣,露出晶瑩剔透的果肉,“滋味真是好呀,只可惜嶺南離京城太遠,要是能京城種荔枝就好了!”
宜太妃也拿起一顆荔枝剝開淺唱了一口,道:“哪能這麼簡單,我聽說荔枝樹是喜暖畏寒的作物,嶺南那邊的天氣炎熱,終年都不下雪,才適合種荔枝,京城這冬日冰天雪地的,是種不了荔枝的。”
奕瑤想都了現代那便利的交通,頓時笑了:“誰知道呢,說不定以後早上在嶺南摘的荔枝,晚上就可以送到北京城了呢?”
“這怎麼可能?”宣妃驚訝的反駁道:“草原上最好的良駒也做不到!”雖然她不清楚嶺南到京城的距離有多遠,但是跑回他們科爾沁用最上等也要兩天多,嶺南可比科爾沁遠得多了。
“那不好說,未來的事情誰知道呢。”奕瑤笑笑說道。
“太後說得對,未來的是又有誰能知道呢。”宜太妃雖然是應和奕瑤,也是心裡真實的感慨。世事難料,誰又能想得到當初她們一起封的嬪位,而現在她是高高在上的太後了呢。
總的來說,奕瑤的暢春園日常還是挺舒適的,兒子孝順,別的太妃對她都是笑臉相迎、畢恭畢敬,就是有一點不太好——
“奕瑤今日可有空,陪朕一起都後湖垂釣如何?”康熙中氣十足的聲音傳了進來。
奕瑤只覺得頭疼的緊,自從康熙病癒後就恢複生龍活虎,現在又沒有政事需要他處理、無須批改奏摺,可不就閑下來了麼。太上皇的生活都是被他過得頗有閑情逸緻,夏日垂釣、冬日賞雪……
但是,奕瑤不想動啊!烈日炎炎去釣魚這種事情是在是不適合她!也現在的康熙是怎麼了,做什麼事情喜歡拉著她一塊,有些煩人了!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