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十四阿哥高興的差點就蹦了起來,“兒臣謝過皇阿瑪、謝過額娘,這就去演武場找諳達練習,兒子告退了!”
在得到康熙應允的眼神之後,十四阿哥像是腳下生風一樣,一溜煙的跑出了啟祥宮,服侍他的宮人急忙追了出去,啟祥宮內就剩下康熙和奕瑤了。
康熙折回大殿坐下,端起今年的貢茶碧螺春抿了一口,說道:“朕怎麼覺得愛妃對十四阿哥格外嚴厲?胤禛和保安小的時候,愛妃可不是這樣的。”
奕瑤扶額:“皇上,您也不看看您這十四阿哥做的都是什麼事情,胤禛和保安小的時候可乖了,哪有十四阿哥這麼讓人操心?臣妾怎麼覺得,皇上您對十四阿哥才是格外寵溺,襯得臣妾這個額娘像是後娘似的。”
康熙聞言不禁莞爾。但確實如此,對比大阿哥等年長的兒子,他對十四阿哥是寵溺了一些,可是對著這個幾乎和孫子一樣大的小兒子,他總是硬不起心腸。
只能說十四阿哥出生的時候太好了,他的哥哥們年歲漸長,前頭幾位哥哥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和年齡差最小的十三阿哥都差了好幾歲,是名副其實的幼子。
康熙看著年長的兒子已經開始爭權奪利、結黨營私,再回來看看天真活撥的小兒子,難免軟了心腸。
宣嬪磕著瓜子,神秘兮兮的同奕瑤說起宮裡的最新的八卦,“你聽說了,老八的福晉郭絡羅氏這次進宮請安時,只去見了惠妃,良貴人就在延禧宮側殿,卻不曾踏入過良貴人的側殿有點說不過去了,也郭絡羅氏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良貴人雖然位份低可到底是老八的親生額娘啊,她這麼做也怕和老八起嫌隙。”
奕瑤詫異,“老八夫妻倆新婚之後來過啟祥宮請安,這郭絡羅氏我是見過的,瞧著是一個八面玲瓏的周全人,不至於如此吧?”
“看人可不能卡表面呢,宮裡都在傳說是把八福晉覺得良貴人出自辛者庫,嫌棄這位出身卑微的婆婆,不想給她彎腰請安呢!”宣嬪搖搖頭,出身最顯赫的福晉和生母最低的阿哥,皇上還真是會指婚啊。
八福晉郭絡羅氏,若是單單論出身可以說是皇子福晉裡最高的一位了,也就十阿哥的未來福晉阿霸垓博爾濟吉特氏塔雅才能和她掰一掰手腕,其他的福晉都不能比。
郭絡羅氏的外祖父安親王在先帝在位時極受寵信,一路從鎮國公晉升到和碩安親王的爵位,除了先帝的寵信之外,他本身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安親王嶽樂驍勇善戰、頗俱謀略,在朝政上也頗有建樹,是先帝的心腹寵臣,極為顯赫。更有傳言說,先帝一度想把皇位傳給安親王嶽樂,最後不知道到是什麼原因還是聽從了大臣的意見,遵從父死子繼家天下這一正常的方式。
這種說法的真假不得而知,但是安親王嶽樂在今上繼位後卻有一度鬱郁不得志,直到三藩之亂安親王才被重新啟用,在平三藩的叛亂中立下了赫赫功績,他回京之時皇上親自到盧溝橋迎接並對其大加褒獎,在安親王病逝之後,朝廷賜祭建碑,皇上還賜下“和”字為安親王的諡號。
只是八福晉本身的位置也是尷尬的,她只是安親王嶽樂的外孫女,她的阿瑪明尚額駙卻因罪而死,額娘早逝,自幼就寄居安親王府中長大,雖然極受安親王寵愛,可寄人籬下的生活也養成了獨特的性情。
“還好八阿哥已經出宮開府了,若是還住在阿哥所,這宮裡怕是要有好戲看了。”宣嬪這段時間是無聊透了,宮裡也沒有什麼新鮮事發生呢。
“你還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奕瑤斜了她一眼,笑著說道。
“也不止是我,宮裡哪個人不在看八福晉這對夫妻的笑話,還有說惠妃的呢,說什麼她好歹是八阿哥養母,八福晉不懂事她也不知道勸著點,以至於鬧出了這等笑話。”
“這些話誰說的?”奕瑤差點一口茶水噴出來,這都扯到惠妃身上?她倒是好奇這些話是那個沒腦子的人說的,溫僖貴妃崩逝後惠妃就是妃位之首、後宮的第三把交椅,還有直郡王這個一個得力的兒子在,一般的嬪妃是不會去惹她的。
且八貝勒和八福晉都是成年人了,這個事情怪在惠妃身上,說不過去啊。
宣嬪偏頭靠近奕瑤,小聲的說道:“這個人你絕對猜不出來,我剛剛知道這些話竟然是延禧宮榮妃傳出來時,還以為自己聽錯了,惠妃和榮妃平日好的跟一個人似的,沒想到榮妃在背後說些惠妃的不是,真是想不到呀!”
“榮妃?”奕瑤輕輕重複這個名字,如果訊息是真的,這裡頭定然發生了什麼她不知道的事情,也不知道張得壽那邊是什麼情況,榮妃和惠妃的事情必須要查清楚!不然,她心裡始終難安。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