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旨下來後,最高興的要屬於安嬪,太子的事情輪不到她去操心,她只關心自己的兒子。之前一直都掛心皇上會給三阿哥指婚一個怎麼樣的福晉,同時也擔憂她侄女的歸宿,生怕皇上會隨意把侄女指婚給不好的人家,如今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侄女就要變成兒媳婦了,親上加親,還有什麼比這個令人高興的呢。
“主子,若素姑娘出宮的時候您還捨不得她,如今可好了,萬歲把若素姑娘指婚給了咱們阿哥,等到大婚過後,阿哥和福晉日日都過來給您請安,倒是您想同她說多久的話都行。”淨秋笑眯眯的說道。
安嬪想起來那日的事情也是好笑,她捨不得侄女出宮不只是掛念家裡的情況,想要透過侄女瞭解家裡的親人,想知道他們的訊息。
這些年也還有訊息傳遞進來,可隨著李家的勢力日漸沒落,傳遞訊息入宮也變得越發艱難,寥寥數次的訊息都是長話短說,說的都是最為要緊的事情,瑣碎的家事是沒有篇幅的 。
她一問就剎不住了,從二伯母問道堂兄堂弟、姐妹侄子、侄女等等。李若素是個利落爽朗的姑娘,可對著雖未謀面的姑姑的問題,也是細心的一一回答,沒有一點不耐煩的。
這樣的性子讓安嬪更是喜愛了,雖然她是第一次見到這位侄女,可是熟悉的長相和血緣之間的牽引就是毫無道理,讓她對這個英氣的姑娘喜愛極了,經過幾日的相處這位喜愛有增無減,臨別前都是拉著她的手依依不捨的。
如今,喜愛的侄女就要成為她的兒媳婦了,安嬪的嘴角一直都掛著淡淡的微笑,連眼神都是溫暖柔和的。
同長春宮的喜氣洋洋想比,鐘粹宮和延禧宮那就是烏雲滾滾了。
惠妃和榮妃真是難姐難妹。
特別是榮妃,她對董鄂氏是一百個不滿意,聽到皇上賜婚的聖旨時都恨不得跑去乾清宮請求皇上收回旨意,當時還是三格格當機立斷,阻止了榮妃的不理智的想法。
非但三格格阻止了榮妃,四阿哥胤祉也聽聞後也過來勸說,“額娘,您就不要為了這件事情去觸怒皇阿瑪了,兒子瞧著董鄂氏是個頂好的姑娘,她的家世也是不錯的,不比大哥的未來的福晉伊爾根覺羅氏差,兒臣覺得她挺好的了。”
榮妃聽了這句話簡直像是晴天霹靂,她的兒子竟然說董鄂氏是個不錯的姑娘?人家都說娶了媳婦忘了娘,這媳婦都還沒娶了,兒子就向著董鄂氏那個女人了,等到董鄂氏進門,她的兒子還是她的嗎?
她陷入深深的悲傷當中,想要同女兒訴苦可是女兒也不理解她這個額孃的。榮妃滿肚子的苦水無處傾訴,輾轉反側之後,還是讓小太監備肩攆,前往延禧宮。
惠妃同榮妃一樣,對這樁親事非常的不滿,可是她是個聰明人,皇上賜婚她再不滿意也不能表現在臉上,對於大阿哥的的婚事,別人提起的時候她都是帶著笑的,彷彿是天作之合的美好姻緣一樣。
她心裡鄙視的看了一眼把心事都寫在臉上的榮妃,扯出個笑臉:“榮妃嬤嬤這是怎麼了,看著一副不快的模樣,可是底下有不懂事的惹你生氣了?”
榮妃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要真是這樣就好了,我直接處置了那不懂事的也就算了,可現在……我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難道真的看著胤祉娶了董鄂氏?”
惠妃心裡不悅,榮妃這個蠢的明知道她對伊爾根覺羅氏不滿,還特意提起指婚的事情,莫不是特意來刺她心窩子的?這這一瞬間她都有些懷疑榮妃是不是在扮豬吃老虎了。
“看妹妹說的,董鄂氏雖然有些脾氣,可也是名門千金,家世出眾,日後同胤祉成了親就好了,妹妹就等著四阿哥和四福晉孝順。”
惠妃雖然不喜歡董鄂氏,可董鄂氏到底家世出眾,是滿清開果五大功臣何和禮的後人,到現在依然顯赫,她的阿瑪朋春也極得皇上的重用——
對比伊爾根覺羅氏,真是好太多了。這就讓她更惱火了,皇上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偏偏就選了伊爾根覺羅氏給保清作福晉。
因著這件事情,她連皇上為什麼沒有給太子選太子妃的事都沒空去深究。
不過,對於外頭的傳言她也是有所耳聞。皇上對太子的疼愛人盡皆知,這樣的感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磨滅的。
她覺得皇上不滿太子的傳言是不成立的。只能是皇上想要給太子選一個十全十美的太子妃,這一屆的秀女皇上都看不上!
想到這裡,惠妃垂下眼眸,眼裡的寒意像是冰刀子一樣……
太子是皇上的兒子,難道胤褆就不是皇上的兒子了麼?